洛杉磯2018年7月23日電 /美通社/ -- 7月1日,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宣布,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型二尖瓣修復術。患者經過全程30分鐘(zhong)的心臟微創手術,已于次日上午順利出院。手術由全球心臟微創領域頂尖醫療專家、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副主任 Saibal Kar 教授完成。
每(mei)個人的心(xin)臟都有(you)四個瓣膜,二尖(jian)瓣是其(qi)中之一。當(dang)心(xin)臟向(xiang)其(qi)他部位輸送血(xue)液時(shi),二尖(jian)瓣的小葉會打開或關閉。當(dang)瓣膜的小葉不能正常(chang)關閉時(shi),血(xue)液會回流(liu)到心(xin)臟,導(dao)致心(xin)臟疾病的發生。
二尖瓣反流,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一般在75歲及以上年齡群體中比較常見,患病率在10%左右。如果不進行積極的治療,不(bu)僅不(bu)能(neng)參與(yu)運動(dong),還會增加患(huan)者心(xin)衰、心(xin)律不齊、中(zhong)風,甚至死亡(wang)的風險。
如今(jin),心臟病年輕(qing)化趨勢(shi)越來越明顯,二尖(jian)瓣功能紊亂也會發生在年輕(qing)患者身上,Saibal Kar 教授曾成功為25歲的患者實施二尖(jian)瓣夾合術。不開胸(xiong)的心臟微創(chuang)手術也在惠及(ji)這些患者,讓他們的未(wei)來人生路走(zou)得更穩固更健(jian)康。
Mitraclip: 新技術解決心臟二尖瓣反流“難題”
近(jin)年來,一種基于(yu)二尖瓣葉“緣對(dui)緣”外科修復(fu)技術原理的(de)經導管二尖瓣修復(fu)術 -- MitraClip 研發出(chu)來,并取得較大進展。該設(she)備有助于(yu)瓣膜的(de)小葉更充(chong)分(fen)地閉合,防止(zhi)血液向后流動,從而導致(zhi)呼吸(xi)急促等(deng)癥狀,最終導致(zhi)心臟(zang)衰竭。其優(you)勢在于(yu):不開胸、無需(xu)體外循(xun)環支持,并且創(chuang)傷小、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2013年,美(mei)國食品藥(yao)品監督(du)管理局(ju) (FDA) 首次批準 MitraClip 用于(yu)二尖瓣修復(fu)。
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副主任 Saibal Kar 教授是全美首例 MitraClip 的完成者,手術量也排名全球第一。他表示,“技術的革新與發展讓我們可以幫助沒有很多治(zhi)療(liao)選擇的心臟(zang)病(bing)患(huan)者。現在,手(shou)術成功的患者可(ke)以獲(huo)得(de)全新的生活。”
用于此(ci)次手術的(de)(de)是新型 MitraClip 設(she)備(bei),它有兩種不(bu)同的(de)(de)尺寸(cun),可(ke)以為二尖瓣(ban)返流患者進(jin)(jin)行更復雜的(de)(de)解剖(pou),為他們(men)修復更大的(de)(de)泄漏。新設(she)備(bei)也為心臟病專家(jia)提供(gong)了先進(jin)(jin)的(de)(de)技術來幫助其(qi)進(jin)(jin)行精確定位。
“為患者提供創新的醫療服務是我們每天前進的動力”
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心臟研究中心主任 Eduardo Marban 博士(shi)說,“為(wei)患者提供創(chuang)新(xin)的(de)醫(yi)療(liao)服務是(shi)我們(men)每天(tian)前進的(de)動力。”他認為(wei),此(ci)次(ci)全(quan)球首例新(xin)型二尖瓣修復術的(de)成功(gong),再一(yi)次(ci)證實了美(mei)國西達賽奈(nai)醫(yi)療(liao)中心(xin)在全(quan)球心(xin)臟病領域的(de)領先地位,它是(shi)一(yi)個新(xin)的(de)里程(cheng)碑。
這一里程碑建立在20世紀初心臟研究所的創新“遺產”之上。當時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收購了洛杉磯第一臺心電圖機。此外,還有上世紀70年代 Swann-Ganz 導管的發展,Eduardo Marban 博士指出(chu),“西達賽奈擁有先進的設備(bei),正是(shi)這些讓(rang)我們(men)如今在(zai)心(xin)臟移植和瓣膜創(chuang)新(xin)方面處(chu)于全球領(ling)先地位(wei)。”
今年9月,西達賽奈醫療中心 Saibal Kar 教授將專程來上海舉辦患者交流活動,屆時專家將會就心臟微創二尖瓣修復術與房顫防治為患者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