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2月4日 /美通社/ -- 西門子金融服務(wu)集團(tuan)近期發(fa)布洞察系列報(bao)(bao)告。報(bao)(bao)告(一)詳細闡(chan)述(shu)了(le)目前(qian)新社(she)會發(fa)展形勢下醫(yi)療數(shu)字化(hua)轉型及投(tou)資(zi)風(feng)(feng)險(xian)的(de)相(xiang)關內(nei)容,特(te)別提(ti)出了(le)新一代(數(shu)字化(hua)和/或移動)診斷(duan)對于承受巨大壓力的(de)醫(yi)療機構所產生的(de)積(ji)極影響。近年,投(tou)資(zi)明顯(xian)向醫(yi)療數(shu)字化(hua)診斷(duan)的(de)領域和方向傾(qing)斜,而面臨(lin)各種挑戰和風(feng)(feng)險(xian)時,如何才(cai)能(neng)正確把握行業先機,實(shi)現可持續投(tou)資(zi)的(de)相(xiang)關話題,也均在此次報(bao)(bao)告中有所涉及。
不斷增加的醫療負擔
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癌癥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的上升,正迅速增加全球醫療機構的壓力。其帶來的經濟影響也同樣巨大 --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到2030年,全球經濟可能會因5種非傳染性疾病而損失47萬億美元。[1]
數字化轉型的貢獻
實現數字化轉(zhuan)型是醫療(liao)機(ji)構(gou)應對這種壓力的(de)(de)關鍵。更(geng)早(zao)、更(geng)準確的(de)(de)診斷和干預,以及后(hou)期的(de)(de)精(jing)準治療(liao),降低了急性和/或慢性疾(ji)病的(de)(de)發病率(lv)。更(geng)精(jing)準的(de)(de)手術(shu)可(ke)以避免多次入院或者后(hou)期并(bing)發癥的(de)(de)產生。患(huan)(huan)者監測設(she)備可(ke)以提供早(zao)期預警,能夠挽(wan)救生命并(bing)阻止病情發展。與(yu)臨(lin)床醫生、技術(shu)人員和醫療(liao)設(she)備的(de)(de)遠程連接則(ze)大大提高了患(huan)(huan)者獲得醫療(liao)服(fu)(fu)務(wu)的(de)(de)機(ji)會。簡而言之,數字化轉(zhuan)型有助(zhu)于醫療(liao)機(ji)構(gou)改(gai)變(bian)其醫療(liao)服(fu)(fu)務(wu)的(de)(de)提供方式,并(bing)優化每(mei)個單項服(fu)(fu)務(wu)的(de)(de)質(zhi)量(liang)。
因此,如果不能(neng)在這些(xie)關鍵領域進行數字化(hua)轉型投資,無論在改(gai)善患者(zhe)診療(liao)(liao)結果、提高運營效率還是(shi)獲(huo)得個性化(hua)精準醫療(liao)(liao)等(deng)方面,都無法為醫療(liao)(liao)機構帶來更多效益。
付鋼,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常務理事、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技術革新的關鍵時期。智慧醫療技術運用醫療云數據替代傳統軟件,從而實現信息快速有效互聯互通,同時運用人工智能來優化治療方案。”
優先投資 -- 新一代(數字化和/或移動)診斷
西門子金融(rong)服(fu)務(wu)最新研究(jiu)報告顯示,全球醫(yi)療專家確定了數字化轉(zhuan)型投資的(de)三個重點領(ling)域 -- 他們認為,這(zhe)三個領(ling)域最有可能迅速對承受(shou)巨(ju)大壓力的(de)醫(yi)療機構產生積極影(ying)響。
受訪者選擇的三大投資領域之一是“新一代(數字化和/或移動)診斷”。這一解決(jue)方案將臨床診(zhen)斷和靜態(有時(shi)是(shi)遠程)診(zhen)斷中心與患(huan)者(zhe)和醫生(無(wu)論他們位(wei)于何處)聯系(xi)起來(lai),從(cong)而(er)獲得(de)準確(que)、早期的診(zhen)斷機會(hui),確(que)保患(huan)者(zhe)得(de)到更快的治(zhi)療并改(gai)善其(qi)治(zhi)療結果,幫助減輕(qing)醫療負擔。
同樣,通過(guo)對歷史掃(sao)描數據(ju)進(jin)行大數據(ju)分析(xi),可以建立自動發現(xian)病(bing)變組織的(de)算(suan)法,并向放(fang)射科技術人員和臨床醫生提示這些結果。這種自動化(hua)可以輕松獲取數據(ju)并確定(ding)最(zui)佳診(zhen)斷標(biao)準(zhun),從而建立診(zhen)療的(de)一致(zhi)性并減少不必要的(de)變化(hua)。最(zui)后(hou),根據(ju)患者(zhe)特(te)有(you)的(de)臨床表現(xian)和遺傳(chuan)特(te)征,將診(zhen)斷標(biao)準(zhun)與精準(zhun)治療結合在一起。
數字化診斷在中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中國每1000名公民擁有1.8名執業醫生,而美國為2.6名,瑞典為4.3名。由于農村地區醫療設施匱乏,導致人們不斷涌向附近城市的醫院,則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產生。[2]因(yin)此,政府目前(qian)正致力于(yu)投資(zi)數字(zi)化醫療解決方案,包括遠程和自動化診斷(duan)。
例如,2018 年,由國家發起的“互聯網+醫療健康”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允許醫療機構為一些特定疾病提供在線診斷服務。[3] 中國首家“云”醫院擁有四個基于云的“診斷室”,用于高血壓、糖尿病、心理咨詢和初級護理,使患者能夠在家中輕松地獲得診療服務。通過數十億的數據分析,能夠更加精確的分析診療結果,如 CT 和 MRI 成像,準確率已接近 100%。[4] 2017年,廣州市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借助人工智能診斷白內障的診所,預計通過引導患者尋找最能滿足其需求的專家來節省時間,從而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5] 同樣,一家由政府支持的機構于2019年9月在上海為當地醫院提供了一個新的在線平臺。該平臺由云計算支持,旨在更好地協調地區和海外醫院之間的聯系,從而協助遠程診斷。[6]
投資挑戰
然而,數字化轉型,即使只是對新一代(數字化和/或移動)診斷這一領域而言,也需要大量的資本投資,這通常超出了醫療機構的正常資本預算。據研究保守估計,未來5年,中國新一代診斷面臨的“投資挑戰”為135億美元。[7]
由于(yu)全球醫療健康(kang)資本支出預(yu)算(suan)通常占總(zong)運營預(yu)算(suan)的 5% 左右(you),這種投資規模(mo)大(da)大(da)超出了正常投資的能力(li)范(fan)圍。
此外,如果醫療機構直接購買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技術,這將占用大量用于緊急運營所需的資金。在當今壓力重重的醫療環境下,這種“凍結資本”根本(ben)不可行(xing),也難以持續。
因此,醫療機構將越來越依賴專業的融資工具來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這樣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治療結果并提高診療效率。利用私人資金獲得必要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在不“凍結”必需資金的情況下(xia)實現數字化轉型。
實現可持續投資
因此,醫療機構正越來越多地利用私人資本,特別是專業金融服務提供商提出的靈活的“按使用付費”融資方案,為實(shi)現數(shu)字(zi)化轉型提(ti)供可(ke)持續性支持。
部分醫(yi)療機(ji)構正計(ji)劃采用整體解(jie)決方(fang)案,包(bao)括技術(shu)、設(she)備(bei)、培訓(xun)、維修、設(she)施(shi)、人員安排,所有這些都(dou)可以捆綁(bang)在一起,按月支付。然而,目前大多(duo)數醫(yi)療機(ji)構只是(shi)增(zeng)加某個特定設(she)備(bei)或單(dan)個設(she)施(shi)“按使用付費”的投(tou)入 -- 這通(tong)常基于某種(zhong)租賃形式。這樣,醫(yi)院每月獲得數字化技術(shu)(通(tong)常是(shi)硬件和軟件組合)的成本(ben)與收(shou)益率(lv)能夠保持一致(zhi),從而降低診斷錯誤(wu)率(lv)、提(ti)高診療時間及效率(lv)、更快(kuai)速(su)的分診、使患(huan)者(zhe)獲得更廣泛(fan)的醫(yi)療服務。
[1] 斯(si)坦福大學公共政策項目,到2030年(nian)(nian),非傳(chuan)染性疾(ji)病的花費(fei)成本約(yue)為47萬億美元, 2017年(nian)(nian)3月9日 |
[2] 世界經濟論(lun)壇,人(ren)工智(zhi)能可以解(jie)決中國醫生短缺(que)問題,2019年9月 |
[3] 醫療(liao)未來學家,中國正在建設醫療(liao)科技(ji)天堂,2019年2月19日 |
[4] 同上 |
[5] 世界經(jing)濟論壇 |
[6] 南華早報,數字(zi)化平臺連接中國醫(yi)院,2018年(nian)4月18日 |
[7] 方法:基(ji)于2019-2023年預計市(shi)場(chang)的(de)(de)價值,減去目前的(de)(de)融資滲透率,市(shi)場(chang)上(shang)實現數(shu)字化轉型(xing)的(de)(de)比例僅為(wei)50%。資料來源: Reports Intellect, Netscribes, Market Research Futures, Markets & Markets, HIS Markit, Zion Research, Research & Markets, Morder, Technavio, GM Insights, Orbis, BCC, P&S Intelligence, Leaseurope, White & Clar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