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2020年8月19日 /美通社/ -- 2020年雪頓節如約而至,作為西藏自治區區域公用品牌,地球第三極長久深耕西藏特產產業,著力將西藏的優選好物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臨近雪頓節期間,品牌推出地球第三極西藏天然蜜,期待為西藏雪頓節送上一份驚喜甜蜜。
說起地球第三極上的特產美食(shi)能想到什么? 在藏地旅行熱潮和各種文藝作品的加持下,相信很多人都能輕松說出幾樣已經被高度符號化了的藏地美食。 青稞酒、酥油(you)茶、牦(mao)牛肉干、糌粑…… 這幾位肯定是出(chu)現頻率最高(gao)的答案。
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于地球第三極美食的認知,很可能也就到此為止了。 然而,近年來熱播的幾部美食紀錄片,卻無意間刷新了人們對于高原美食的認知范疇。在素來以高寒著稱的地球第三極上,還隱藏著大自然中最甜蜜的食物 -- 蜂蜜。只不過,從紀錄片中的呈現來看,在地球第三極上收獲甜蜜的過程,卻令人(ren)心驚膽(dan)戰。
追逐甜蜜的先輩
2006年(nian),美國《科學》雜志上(shang)公(gong)布了(le)一張包裹著(zhu)一只蜜蜂和四只花(hua)朵(duo)的(de)(de)琥珀照片,經(jing)過(guo)科學家的(de)(de)鑒定,這塊(kuai)發現于緬甸北(bei)部的(de)(de)琥珀形成(cheng)于大約一億年(nian)前。此時,距離人類出現在地球上(shang)還有(you)九千(qian)多萬年(nian)的(de)(de)時間(jian)。
所以,蜜蜂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物種其實從上億年前開始就已經在地球上奔忙不息。 而在幾千年、萬年后的某一天,或許就是在一次偶然相遇中,當人類第一次在蜂巢里發現一種晶瑩的金黃色流體時,尋覓食物的本能就讓他們品嘗到了自然界中最奇妙的味覺 -- 甜蜜。這種前所未有的(de)體驗帶給(gei)他們的(de)愉悅,則讓人(ren)類(lei)從此陷入蜂蜜釀造出(chu)來的(de)甜(tian)蜜魔法之中。
目前能夠了解到的關于人類獲取蜂蜜最早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多年前。在西班牙一處遠古時期的山洞里,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幅壁畫就在表現人類采集蜂蜜的情境,這類巖畫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也曾有發現。除了(le)這(zhe)些圖像的記錄以外,一些遠古時(shi)代的人(ren)類(lei)食用蜂蜜的痕跡甚(shen)至(zhi)還奇跡般地(di)保存到了(le)今天(tian)。 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考古學家在出(chu)土(tu)陶(tao)器內的殘(can)渣中發現了(le)蜂蜜的成分(fen),這(zhe)些殘(can)渣被(bei)認(ren)定為是(shi)古人(ren)所釀造(zao)的一種酒的沉淀(dian)物。
隨著人類對于蜂蜜的需求增加,在大約公元前5000年開始,一些地區的先民也開始人工馴養蜜蜂,以更方便地獲取蜂蜜。而(er)在這場人類與蜂蜜相熟的歷史畫卷中,位于亞洲腹地的地球第三極也沒有被排除在外,與大眾對于蜂蜜產地的刻板印象不同,廣袤的地球第三極上其實分布著很多優質的蜂蜜產地。在藏東(dong)、藏南(nan)的(de)很多河(he)谷(gu)地(di)區(qu),尤其(qi)是像地(di)球第三極東(dong)南(nan)的(de)林芝一帶,歷來都氣候溫(wen)潤,有(you)著(zhu)非常豐富(fu)的(de)蜜源植物(wu),自古以來就能出(chu)產品質極高(gao)的(de)高(gao)原蜂蜜。
從一些文獻記載中我們還能看到,地球第三極上的蜂蜜早在古代就已經被當做高品質的高原特產。 比如在唐朝時期,地球第三極出產的上等蜂蜜就是吐蕃王朝進貢或者銷往漢地的重要商品之一。 而對于高原本土的居民來說,蜂蜜則有著更豐富的意義,這種珍貴的“甜蜜”不僅是他們的飲食中難得的調劑,同時也還融入了高原文化的諸多方面。
高原文明中的蜂蜜
首先,飲食依然是蜂蜜在高原文化中的主戰場。除了《舌尖上的中國》為大家展示的酥油蜂蜜以外,高(gao)原美食(shi)中還有不少搭配蜂蜜的方式。
另外,在地球第三極的土地上還有以蜂蜜釀酒的傳統,在敦煌發現的吐蕃時期的苯教文獻中,就曾記載有以蜂蜜酒敬獻神靈語句,直到今天在出產蜂蜜的很多藏區也都還有在淡酒中加入蜂蜜的做法。
在傳統藏醫中,蜂蜜還是一種很重要的藥物,可以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同時,蜂蜜在地球第三極還被當做一種珍貴的護膚品,在很多文獻中都曾有記載的赭面習俗中,吐蕃人用來(lai)涂抹(mo)面(mian)部的(de)紅色妝容的(de)原料(liao)里就(jiu)會添(tian)加適量的(de)蜂蜜。
而除了日常飲食和醫療的需求之外,備受人們珍視的蜂蜜在地球第三極還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含義。 在藏區傳統的煨桑儀(yi)式中(zhong),人(ren)們都會在點燃的松柏枝上(shang)傾撒糌粑、乳酪(lao)、蜂(feng)蜜等供品,以敬獻天(tian)地;在一(yi)些寺院(yuan)儀(yi)式結束時(shi),主持者也會給參加儀(yi)式的人(ren)們手中(zhong)倒(dao)一(yi)點蜂(feng)蜜水,大家接過(guo)之后飲一(yi)口,再將手上(shang)殘留的蜂(feng)蜜水涂在頭頂(ding),象征(zheng)智慧加持。
總之,在地球第三極,蜂(feng)蜜已經不僅(jin)僅(jin)是一(yi)種(zhong)珍貴的(de)(de)食品,同時還被視為(wei)潔凈與甜蜜的(de)(de)象征,早已融入了(le)高原(yuan)文明的(de)(de)方方面(mian)面(mian)。 所(suo)以(yi),高原(yuan)上(shang)的(de)(de)居民對于甜蜜追求也從來都(dou)(dou)沒有停止(zhi),地球第三極上(shang)的(de)(de)蜂(feng)蜜產業(ye)一(yi)直都(dou)(dou)在傳承(cheng)中不斷發展(zhan)……
地球第三極上的天然好蜜
在(zai)今天的(de)(de)地球(qiu)第(di)三極,類(lei)似(si)《舌尖上的(de)(de)中國》里展現的(de)(de)傳統的(de)(de)野蜂蜜(mi)采集(ji)方(fang)式雖然(ran)也依然(ran)存在(zai),但卻早(zao)已不再是人們(men)獲取蜂蜜(mi)的(de)(de)主流方(fang)式。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地球第三極在養蜂產業上的潛力就已經得到了中央的重視。在西藏自治區成立十周年慶典時,便落實了發展西藏的現代養蜂產業。八十年代初,中國農業科學院養蜂研究所的專家也曾專程到西藏的山南、林芝、昌都等地考察蜜源資源和蜜蜂資源,為西藏的現代化養蜂產業做出規劃建議。而在(zai)今(jin)天,憑借著得天獨(du)厚的(de)蜜源植物資(zi)源和自然環境(jing)優勢,西藏的(de)養蜂產業也(ye)已(yi)經(jing)有(you)了長(chang)足的(de)發(fa)展。
在高原上的很多蜂蜜產地,繼承傳統的野蜂飼養方式,結合現代化的安全工藝生產出來的高品質天然蜂蜜已經成為高原蜂蜜中的王牌產品。 而這其中,產自林芝地區的西藏天然蜜則被視為是品質極佳的代表。
林芝天然蜜的主要產地位于被稱為藏地藥王谷的(de)(de)西藏林芝(zhi)南(nan)伊溝,在這處海拔兩千多米的(de)(de)高(gao)(gao)原林地,蘊含著非常豐(feng)富的(de)(de)植物資源,其中就包括眾多像紅景天、藏黨參(can)、藏黃(huang)連之類的(de)(de)優(you)質蜜源,再(zai)加上(shang)人跡(ji)罕至的(de)(de)無污染(ran)環(huan)境,讓這里(li)出產(chan)的(de)(de)天然蜂蜜擁有(you)極高(gao)(gao)的(de)(de)品(pin)質。
比如其活性酶值均優于國家標準5倍,歐盟標準3倍以上,42度以上的波美度也是超過了國家一級蜂蜜的標準。與此同時,無(wu)菌車間灌裝、低溫融蜜、食品(pin)級(ji)(ji)PET塑料包裝等現代加工(gong)工(gong)藝的(de)應用(yong)則為天然蜜的(de)食品(pin)安全提供了更高(gao)級(ji)(ji)別的(de)保障。
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地球(qiu)第三極品牌也力圖以全新的方式將地球第三極上最優質的西藏天然蜜推廣到更加廣闊的世界,讓更多人感受到地球第三極的西藏天然蜜里蘊藏的悠(you)遠文明與(yu)極凈生態。
參考資料:
[1] 《農業百科全書·蜜蜂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
[2] 《喜馬拉雅蜂的故事》,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6.
[3]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腳步》,2018.
[4] 紀錄片《風味人(ren)間(jian)2·甜蜜縹緲錄》,2020.
本文特約資深科(ke)普作者(zhe)·尼(ni)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