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hai)2022年7月12日 /美通社/ -- 2022年7月8日,由中國金融前沿論壇(CFAF)主辦,KPMG、大成DENTONS、Fitch Ratings、Sustainable Fitch、Moody's戰略合作,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綠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中國投資協會、另類投資管理協會(AIMA)、亞洲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ASIFMA)、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協會(CAIA)、上海場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協會(SOCDA)等機構支持協辦的第二屆中國碳交易與ESG投資合作發展峰會在上海圓滿落下帷幕。"高屋建瓴,擁抱機遇",適逢全國碳市場即將一周年之際,全國碳市場建設是我們國家氣候變化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更好發展碳市場,需要對(dui)碳(tan)市場發展的機遇和面臨挑戰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中國將在自身高質量發展驅動與國際可持續發展潮流推動下迎來ESG的重大發展時期。本屆大會匯集了國內外行業領軍者共同建言獻策、把脈市場、推動發展。話題包括全球碳交易市場發展趨勢與思考、落實"雙碳"需要什么樣的"碳期貨"、借鑒國際碳市場發展經驗,探索國際化道路、氣候風險在資產投資管理的價值和應用、ESG推動商業變革、ESG發展中的法律風險、ESG投資的未來趨勢是什么等等。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發表《推動中國碳市場發展行穩致遠》的主題演講。馬主任介紹了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期運行情況。談到碳市場覆蓋范圍需要根據行業的碳排放量,排放基礎情況進行穩步的擴容,從而實現碳市場對于更大范圍,更多重點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有效的管控。在增加交易主體方面,需要研究適時引入機構投資者,交易主體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場價,能夠使碳市場(chang)充分發揮(hui)碳價發現的作用。
從長遠來看,期待碳市場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是包括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要求碳市場形成清晰的碳價格信號,促使碳成本內部化。第二,有效管控重點源碳排放,助力實現氣候變化目標。第三,引導企業未來投資方向,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第四,能夠為企業提供減排的策略選擇,降低社會減排成本。第五,強化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增強我國(guo)市場定價的地位。
原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美國金融交易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被譽為"世界碳交易之父"、"金融期貨之父",理查德桑德爾博士(Dr.Richard Sandor)發表《全球碳交易市場發展趨勢與思考》的主題演講。Richard Sandor博士認為中國的碳市場發展情況非常好,比預期(qi)的水平要高很多,相信中(zhong)國在接下(xia)來的(de)兩三年(nian)(nian)當中(zhong),一定會表現(xian)出同(tong)樣的(de)吸引力,2025年(nian)(nian)拭目以待(dai),期待(dai)中(zhong)國是否能夠意(yi)識到它在碳(tan)排放、碳(tan)交易市場上所應(ying)該發(fa)揮(hui)的(de)卓越作用,并且能夠在氣(qi)候變化領域發(fa)揮(hui)關(guan)鍵作用。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首席專家,王新發表《協同促進環境信息披露與ESG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王新介(jie)紹現有(you)(you)環(huan)(huan)境(jing)(jing)信(xin)息(xi)(xi)披(pi)(pi)露(lu)(lu)體(ti)系(xi)存(cun)在著(zhu)責(ze)任分散(san)(san)、內容零散(san)(san)、監管(guan)(guan)(guan)(guan)不足(zu)、信(xin)息(xi)(xi)質量差、信(xin)息(xi)(xi)獲取難等問題(ti)。真(zhen)實(shi)、準確、完整(zheng)的企業(ye)環(huan)(huan)境(jing)(jing)信(xin)息(xi)(xi)披(pi)(pi)露(lu)(lu)是推(tui)(tui)進環(huan)(huan)境(jing)(jing)治理體(ti)系(xi)現代化(hua)(hua)的基(ji)礎(chu)。2021年5月,經中央全面深化(hua)(hua)改(gai)革委(wei)員會第十七次會議(yi)審議(yi)通過,生態環(huan)(huan)境(jing)(jing)部(bu)印發《環(huan)(huan)境(jing)(jing)信(xin)息(xi)(xi)依法(fa)披(pi)(pi)露(lu)(lu)制(zhi)度(du)改(gai)革方案》,注重環(huan)(huan)境(jing)(jing)信(xin)息(xi)(xi)依法(fa)披(pi)(pi)露(lu)(lu)制(zhi)度(du)總體(ti)設(she)計(ji),落(luo)實(shi)企業(ye)環(huan)(huan)境(jing)(jing)治理主(zhu)體(ti)法(fa)定義務,提高監督(du)(du)管(guan)(guan)(guan)(guan)理效能,提升公眾參與水平,推(tui)(tui)動形(xing)成企業(ye)自(zi)律、管(guan)(guan)(guan)(guan)理有(you)(you)效、監督(du)(du)嚴格、支撐有(you)(you)力(li)的環(huan)(huan)境(jing)(jing)信(xin)息(xi)(xi)依法(fa)披(pi)(pi)露(lu)(lu)制(zhi)度(du)。相關(guan)部(bu)門將強化(hua)(hua)部(bu)門協同(tong),加(jia)強政策協調(diao)和工作銜接(jie),明確責(ze)任、齊抓共管(guan)(guan)(guan)(guan),協同(tong)推(tui)(tui)進和落(luo)實(shi)這項制(zhi)度(du)。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發表《交易所視角解讀ESG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巴(ba)曙松(song)講到中(zhong)國發(fa)展到當前階段,呈(cheng)現(xian)出(chu)一個(ge)非常重(zhong)要的(de)趨勢,就是中(zhong)國的(de)經(jing)濟發(fa)展轉型升(sheng)級,實現(xian)高質量(liang)發(fa)展,和(he)(he)中(zhong)國的(de)產業轉型,以及碳中(zhong)和(he)(he)等等這幾個(ge)增長目標,現(xian)在越(yue)來越(yue)走向一個(ge)類似的(de)趨同的(de)方向。大家都有(you)提出(chu)了類似的(de)要求,比如(ru)通過碳中(zhong)和(he)(he)來促進技術(shu)的(de)進步,通過實現(xian)碳中(zhong)和(he)(he)來提升(sheng)經(jing)濟增長的(de)質量(liang)。
2025年(nian)(nian)初步建(jian)立(li)綠色(se)低碳(tan)發展的(de)經(jing)濟(ji)體(ti)系(xi)(xi),2030年(nian)(nian)碳(tan)達峰,2060年(nian)(nian)碳(tan)中(zhong)和,這(zhe)個對整(zheng)個中(zhong)國的(de)經(jing)濟(ji)和金融市場(chang)會(hui)產生(sheng)非常深(shen)遠(yuan)的(de)影響。從經(jing)濟(ji)角度來說如何調整(zheng)產業結構,建(jian)立(li)低碳(tan)的(de)能源體(ti)系(xi)(xi)和低碳(tan)的(de)交通運(yun)輸體(ti)系(xi)(xi),拓(tuo)展碳(tan)匯市場(chang)和發展碳(tan)匯能力(li),以及推動低碳(tan)經(jing)濟(ji)的(de)發展。
談到在這樣一個發展前景廣闊,但是(shi)目前很多領域(yu)處(chu)于(yu)創(chuang)新起點的(de)時候,交易所平臺有條件來(lai)積極(ji)參與到這個過程里來(lai),推動ESG的(de)投融資發展和(he)積極(ji)的(de)創(chuang)新。隨后(hou)(hou),他對比了全球主要的(de)交易所參與綠色和(he)可(ke)持續金融的(de)情況。最后(hou)(hou)介紹(shao)了香(xiang)港連(lian)接富有活力的(de)、龐大(da)的(de)中國(guo)市(shi)場和(he)國(guo)際市(shi)場,這種互聯互通方面(mian)(mian)有獨特的(de)位(wei)置和(he)作用,通過交易所平臺連(lian)接海內外綠色金融生態系統,可(ke)以在很多方面(mian)(mian)和(he)中國(guo)內地的(de)企業、投資者、市(shi)場服務機構、政府和(he)監管機構一起共同形成合力。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瑾發表《中證環交所指數介紹》的主題演講。李瑾介紹了中(zhong)(zhong)證(zheng)環交所(suo)(suo)指數是由(you)(you)上(shang)海(hai)環境能源交易所(suo)(suo)和(he)中(zhong)(zhong)證(zheng)指數公司(si)聯(lian)合推出,這個指數是經過了非常長的(de)歷程,從設(she)想、設(she)計、研發(fa)、落地,再到(dao)監管的(de)審批,再到(dao)基(ji)金公司(si)上(shang)報相關的(de)產品。7月(yue)4日(ri)由(you)(you)8家基(ji)金公司(si),易方(fang)達、廣發(fa)、富國、南(nan)方(fang)、招商、匯(hui)添(tian)、工銀瑞信、大成(cheng)基(ji)金開發(fa)的(de)"中(zhong)(zhong)證(zheng)上(shang)海(hai)環交所(suo)(suo)碳中(zhong)(zhong)和(he)ETF"在滬深兩(liang)所(suo)(suo)上(shang)市發(fa)行。
談到(dao)上(shang)海環交所多年(nian)以來在(zai)(zai)碳市場的(de)設計、規則的(de)開發(fa)、產(chan)融(rong)結合(he)方(fang)面專(zhuan)業(ye)的(de)應用,特(te)別(bie)是排放(fang)相關(guan)的(de)數據(ju)和(he)(he)評(ping)價基礎,對(dui)于(yu)產(chan)業(ye)和(he)(he)企(qi)業(ye)深(shen)度(du)理解,這方(fang)面有客觀、權威、專(zhuan)業(ye)的(de)體系(xi)。上(shang)海環交所一(yi)直(zhi)定位圍繞(rao)一(yi)個主體實(shi)現三(san)項功能(neng),建立五大中心(xin)的(de)目(mu)標為己任,并且建立多維度(du)的(de)評(ping)價體系(xi),在(zai)(zai)碳市場和(he)(he)資本市場上(shang)進行有效的(de)融(rong)合(he),推動綠色低碳、高效的(de)發(fa)展。
AEX創始人兼CEO、原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副總裁,黃杰夫發表《落實"雙碳"需要什么樣的"碳期貨"》的主題演講。黃杰夫談到中國很多大宗期貨持倉小,但是每日交易量比較大,反映參與量比較大,未來做電力期貨、碳排放期貨也好,或者說更新之后的動力煤期貨、天然氣期貨,一定要把比例調過來,增大機構的參與度。去年年底全球33個國家,85個期貨交易所,場內期貨總持倉量是10.8億手,中國的期貨交易所總持倉量是0.3億手,不到全球的3%。中國的GDP是全球GDP的17%,所以未來提升的空間非常大,提升碳配額定價效率,需要金融機構和控排企業大家一起的努(nu)力。
隨著碳市場繼續擴容,隨著專業化交易機構的進場,隨著市場的競爭,中國僅僅依靠電力期貨、動力煤期貨、碳排放期貨,可以把不到3%的比(bi)例提升至10%以上,中(zhong)國(guo)的比(bi)例要在(zai)全球總比(bi)例上大幅提升。
大成上海辦公室環保組牽頭人、全球ESG業務領導團隊成員,楊志鵬發表《ESG發展中的法律風險》的主題演講。楊志鵬介(jie)紹了ESG在中(zhong)國的實踐程(cheng)度,有56%的企(qi)業(ye)認為ESG是企(qi)業(ye)戰(zhan)(zhan)略最重(zhong)要的環節(jie),已經(jing)超過了數字化商業(ye)模式。從行業(ye)劃分(fen)上來看,涵蓋了能(neng)源(yuan)、資源(yuan)、環境等(deng)等(deng),有67%的金融機構也認為ESG是企(qi)業(ye)戰(zhan)(zhan)略最重(zhong)要的環節(jie)。講到ESG的風險(xian),楊志鵬認為最大(da)的挑戰(zhan)(zhan)來自于供應鏈(lian)方面的ESG的規(gui)則(ze)。
談到現(xian)在這(zhe)個階(jie)段其實各個企業(ye)都屬于ESG合規的(de)(de)初級(ji)階(jie)段,不(bu)僅中國,全球都是一樣。在初級(ji)階(jie)段可(ke)以依據這(zhe)些指導(dao)性(xing)的(de)(de)原則形成一個基礎性(xing)的(de)(de)盡職調(diao)查清單,也可(ke)以按照(zhao)行業(ye)和自身公司(si)特(te)點,形成一個重點風(feng)險的(de)(de)識(shi)別(bie)。并(bing)介紹了ESG的(de)(de)盡職調(diao)查與傳(chuan)統(tong)的(de)(de)盡職調(diao)查的(de)(de)區(qu)別(bie),給出了一些企業(ye)如(ru)何實現(xian)ESG合規的(de)(de)建議(yi)。
畢馬威中國金融風險管理咨詢總監,李立書發表《氣候風險在金融資產投資管理的價值和應用》的主題演講。李立書認為氣候風險會導致金融風險,這一點已經成為全球金融監管機構的一個共識。國內金融機構的監管體系對于氣候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未來也會出臺一些針對氣候風險管理專門的指引,使得國(guo)內可以建立出一(yi)套(tao)很統一(yi)的(de)完(wan)整的(de)標準。
談到(dao)國內氣候(hou)風險管理(li)還(huan)處在起步階(jie)段,面臨一些挑(tiao)戰,主要(yao)是數據、模型(xing)的方法、資(zi)源保(bao)障三個方面,對于中國的金融機構想要(yao)把(ba)氣候(hou)風險管理(li)好,可以用(yong)8個字來概括:"道(dao)阻且長,任重道(dao)遠"。
大會進(jin)行了(le)5場圓桌(zhuo)高峰對話(后續將逐篇整理發布對話內容)
高峰對話1,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個履約期經驗總結及未來展望
主持嘉賓:
黃達飛,中金(jin)公司,固定收益部執(zhi)行總經理(li)
討論嘉賓:
李天,天津(jin)排放權交易(yi)所,總經理
孟萌,廣州碳排放(fang)權交(jiao)易中心,董事、總經理
陸冰清,上海環境(jing)能(neng)源交易所(suo),副總經理
龔俊松,北(bei)京綠色交易所,副總經理(li)
張蕾,銀行(xing)間市場(chang)清算所股份有(you)限公司,業務三部總經理
高峰對話2,借鑒國際碳市場發展經驗,探索國際化道路
主持嘉賓:
靳博陽,路孚(fu)特,中國碳(tan)組負責(ze)人、高級分析師(shi)
討論嘉賓:
Thomas McMahon, AirCarbon Exchange,Co-Founder&CEO
姒元忠,德意志(zhi)交易所集團,中國(guo)事務部副主管
Daniel Lee,Climate Impact X,Head of Commercial
林曉東,畢馬威,中國供(gong)應鏈合(he)伙人(ren)、合(he)規(gui)碳市場(chang)主(zhu)管
賈菁薇,惠譽評(ping)級(ji),可持續金融部ESG 研究(jiu)組聯席董事
高峰對話3,ESG推動商業變革
主持嘉賓:
李佩儀(Debbie Lee),APEX集團,中國(guo)區總(zong)監
討論嘉賓:
李蜚,CDP全球環境信(xin)息研究中心,中國副主任
杜紅霞,世界自然基金會(hui)(瑞士)北京代表(biao)處,綠色(se)金融負責(ze)人
Anny Liu,納斯(si)達克,投資智能業務(wu)中(zhong)國區(qu)董(dong)事總經理
韋志遠,惠(hui)譽(yu)評級,亞太(tai)區ESG業(ye)務與客戶關系管理(li)董事
王澄,Sedex,ESG中(zhong)國區負責人
高峰對話4,ESG浪潮下,各類企業如何針對ESG帶來的影響,調整策略,做好準備
主持嘉賓:
徐勁科,大(da)(da)成律師事(shi)務所合(he)伙人,大(da)(da)成上海董事(shi)局董事(shi)
討論嘉賓:
朱文偉,畢馬威(wei),ESG報告(gao)和(he)鑒證服務主管(guan)合伙人(ren)
高志文,環(huan)保橋(qiao)(上海)環(huan)境技(ji)術(shu),總經理
汪洋,穆(mu)迪投資(zi)者(zhe)服務,ESG部門(men)副(fu)總裁
吳溢穎,中國海(hai)外發展,金融業(ye)務(wu)部和企業(ye)傳訊部總經(jing)理
陳時樂,三菱(ling)日聯銀(yin)行(中國),資本市場部部長
高峰對話5,ESG投資的未來趨勢是什么
主持嘉賓:
王德全,鼎力可持(chi)續數字科技,CEO
討論嘉賓:
司盛華,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指數(shu)部副總監(jian)
張婧一,亞洲基礎(chu)設施(shi)投(tou)資銀行,投(tou)資運(yun)營部(bu)投(tou)資官員
支寶才,畢馬威(wei),中國金(jin)融業戰略咨詢服務(wu)合(he)伙人
楊岳斌,浦銀安盛(sheng)基金,價(jia)值投資部總經理
黃裕琳,東方匯理(li)資產管理(li),副董(dong)事
(后續將陸續整理發布完整演講實錄)
在峰會日當天議程結束后舉行的2022中國ESG"前沿獎"頒獎儀式上,隆重揭曉了獲獎榜單:
第二屆中國碳交易與ESG投資合作發展峰會圓滿落下帷幕。本屆大會受疫情影響以線上和線下同步方式進行,感謝到場的嘉賓、合作伙伴以及一直支持CFAF的朋友們。CFAF將始終如一,以平臺力量匯聚更多優質資源,兼容并蓄、協力共進。期待今年金秋十月與各位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