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創新:銀行的下一個五年
北京2012年11月1日電 /美通社/ -- 與畢馬威中國共同開展研究,并于10月30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共同發布了《“細分之王” -- 銀行創新與細分業務評價報告(2012)》(下稱《報告》),通過將銀行主要業務和產品的分項研究和評比,以期更全面地了解中國銀行業過去五年在制度性息差紅利之外“真實增長”,解析各主要商業銀行進行差異化發展的基礎條件,把握中國銀行業融合前沿科技的現實與潛力。
這份報告是基于對最新市場趨勢的認識而發布的。2012年對銀行業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利率市場化終于開啟,貨幣資源不再那么無限供給,科技革命推動著產業資本向金融滲透,而銀行業也在思考科技究竟會如何改變金融服務方式。而銀行內部變革力量已在孕育,金融創新成為銀行業未來較大的增長動力。
為了探討科技與創新這兩大主題對未來銀行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探索銀行細分市場和細分業務的差異化競爭。《環球企業家》雜志社還在創新榜發布當天舉辦了主題為《科技與創新:銀行的下一個五年》的中國銀行業高峰論壇。
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梁玉堂、廣發銀行副行長蔡麗鳳、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總裁熊焰等出席了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此外,獲獎銀行業的相關業務領導也來到現場領獎并與主辦方進行詼諧幽默的互動問答,向外界傳遞創新之音。
四大創新主題
“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貸利差空間的縮窄,金融生態的改變等等對銀行提出了挑戰,”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梁玉堂在論壇的主題演講中說。
在廣發銀行副行長蔡麗鳳看來,銀行的發展歷史是一部金融創新史。“從最初簡易的長凳,到現在的智能銀行網點和網絡銀行;從最初簡單的貨幣存儲兌換,到今天包羅萬象的金融產品,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銀行業始終緊扣時代脈搏,不斷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極限,不斷組合各類生產要素,在創新與成長中實現一次又一次的超越,為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可以說,這幾百年來,銀行業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創新道路。”
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認為,混業經營是大趨勢,銀行、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貫通并獲得長足發展,近期證監會和銀監會的新政,總體的趨勢是市場化的,開放競爭的,是相互貫通的,各種機構重在市場化能力,而使牌照能力下降。
銀行業創新紛繁復雜,為此,論壇主辦方設置了以“信息科技革命與金融業未來”、“跨境人民幣服務與貿易金融創新”、“移動支付誰主沉浮”、“資產管理業務創新新趨勢”為主題的四場論壇,并邀請了銀行業、第三方支付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以及華為公司等業內人士,共同探討相關領域的創新業務新趨勢。
電子商務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和政府帶入了一個網絡經濟、數字化生存的新天地。金融業如何應對這場信息科技的挑戰?銀行如何適應人們在互聯網世界中的行為方式的改變?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金融總裁胡曉明、交通銀行副首席信息官麻德瓊、民生銀行科技開發部富總經理牛新莊、畢馬威中國合伙人劉逸明在第一場論壇中就“信息科技革命與金融業未來”進行了對話。胡曉明說:“我們對互聯網的認識只有20%,一直懷著敬畏的心在做互聯網業務。”
在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對金融需求也越來越強,中國銀行業也積極拓展國際業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金融產品。在“跨境人民幣服務和貿易金融創新”論壇上,民生銀行貿易金融事業部副總裁楊慧表示:“對于企業的貿易融資要采取個性化的、綁定式的、一站式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今年八月,在中國金融移動支付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上,移動支付標準有了初步定論,這是否會開啟移動支付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在“移動支付誰主沉浮?”的論壇上,廣發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方琦、渣打銀行高級副總裁莊欣偉、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副總裁王亮對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在目前的手機支付業務格局下,手機支付全產業鏈要得到全面發展,各方必須進行合作,如果產業鏈上的各方大力開展競爭,那手機支付巨大發展時代的來臨將會大大推遲,”方琦在論壇上說。
在王亮看來,目前很多銀行已經在大力推移動支付業務,“銀行等市場主體的力推,說明移動支付大發展的時代已經慢慢來臨。”
逐鹿創新榜
“細分之王”--《環球企業家》年度創新銀行榜是《環球企業家》雜志舉辦的面向銀行業的評選活動,評選范圍是在中國運營的所有中資銀行及外資銀行,評價內容包括銀行的多項具體業務及總體水平。本獎項的設計主旨意在挖掘那些在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夠突出重圍,成為細分行業佼佼者的銀行機構;探尋他們的行業智慧、樹立其差異化的品牌形象,進而推動中國銀行業在各自細分領域的競爭力,并激發其創新潛能。
當天,銀行相關業務主管領導紛紛來到頒獎現場并發言。
本次評選的獎項設置包括業務、產品、品牌、區域和技術及基礎設施五個領域,共23個獎項。其中,考慮到外資銀行自身業務特色,主辦方針對其中的三個獎項特別設立了“較佳外資銀行獎”。
全球商業銀行前沿的業務和經營模式,在中國幾乎都能找到本土化的積極實踐者。不僅在金融市場業務、投資銀行業務、金融租賃在內的一批新興業務漸成規模,新型小微企業貸款、理財資產池等對傳統業務的創新改造也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
對此,此次共設立了12項銀行業務類獎項,包括較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銀行、較佳小微金融服務銀行、較佳現金管理銀行、較佳同業業務銀行、較佳投行業務銀行等獎項。
在評選的過程中,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銀行這一獎項,特別受參評銀行激烈角逐。中小企業服務一直是銀行業的熱點話題,尤其在目前大的政策環境下,各銀行積極展開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經過激烈角逐,中國民生銀行如愿登上王者榜。
在銀行的業務創新中,資產管理已經越來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次創新銀行榜推出了較佳資產管理銀行和較佳財富管理銀行兩大獎項,鼓勵在該領域的創新,受到多家銀行熱烈參評,最后中國工商銀行以高票榮登榜首。
根據《報告》,在中國銀行業IT系統推進過程中,數據集中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數據集中使得銀行第一次實現了對分支行業務開展情況的實時監測,因而在風險管理上非常重要。而數據集中需要非常強大且可靠的數據中心。主辦方針對這一趨勢,推出較佳數據中心銀行這一 獎項,中國工商銀行最終榮登該獎項王者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產品和品牌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最能直接感觸到的服務形態。所以,對于產品和品牌類獎項,本次評選引入網絡公投,吸納來自消費者和公眾的意見和看法,并對網絡投票設置獎項得分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