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年12月2日電 /美通社/ -- 美通社2014新傳播年度論壇于11月27日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了十六位媒體及公關傳播界精英,設置了四場主題演講、兩場圓桌討論以及一場同臺對話,共同探討當下企業傳播的挑戰及應對。四百多位來自企業/機構的公關營銷人士聆聽了嘉賓的分享,并揭曉了“美通社2014企業傳播獎”。
技術的發展顛覆了傳統媒體
2014年新興媒體形態日益涌現,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傳播行業新的變化。《福布斯》中文版及福布斯中文網總編輯周健工,在對媒體行業發展進行解讀時,認為“對媒體變化較大的推動因素是技術。” 這個技術過程中,媒體的讀者不再是“讀者”,而成為了用戶。因為用戶愿意隨著技術升級而升級自身,最終導致用戶從技術層面顛覆傳統媒體作為信息中介的地位。
周健工認為,技術變革的理由和目的,不是為了技術本身,而是為了內容。在信息過載的時代,信息不等于內容,內容是更有價值的信息。媒體人應該用于拋棄原有的傳統媒體價值鏈,更多關注內容的使命。新的媒體人不會回到以前的風光時代,但會變成技術極客,有內容情懷的技術極客。
跨國公司的品牌轉型與探索
在談到跨國公司的品牌轉型時,通用電氣大中華區品牌與傳播總監李國威提出了三條解決之道:“做思想領袖,內容發布,雇主品牌。”他還提出兩點,一是對跨國公司企業的定位很重要,是全球共公司還是本土公司,內部要達成共識,二是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力量,鼓勵喜歡你的員工發聲,為公司講好話。
在談到跨國公司的社交媒體探索時,聯合利華的北亞區企業傳播及可持續發展總監吳亮分享了他們的做法。聯合利華把微信看作social,從而成為員工溝通和關懷的極佳工具;而把微博看作media,因而成為員工傳播公司重要活動的渠道。
如何衡量B2B企業傳播的投資回報ROI一直是挑戰。兩家跨國公司的嘉賓分別表達了想法。藝康大中華區集團市場副總裁烏依沁表示:“ROI的衡量要與企業銷售目標聯系在一起。客戶的知曉度、銷售的參與也是重要因素。” 但TU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市場總監呂岳憲卻認為,整個銷售是很冗長持續的過程,很難說利潤的增長單純就是來自銷售。而對于技術型老板,更難的地方在于說服老板認識到公關的難處與挑戰。李國威則用男生追女朋友的例子生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變與不變?公關傳播的轉型與回歸
本場圓桌討論由博雅高級總監 Janet Carmosky 主持。京東公關總監閆躍龍、希爾頓全球大中華和蒙古區公共關系及集團傳訊總監張承偉、江森自控建筑設施效益集團中國公關傳媒總監徐可捷,以及輝瑞中國企業溝通部高級總監席慶參加了討論。
閆躍龍認為,所謂新公關和傳統公關,其實大的原則沒有變,都是企業通過渠道傳遞信息,但這其中很多環節徹底變了。張承偉表示:“公關傳播當中有三個東西是三位一體的,第一是內容,第二是渠道,第三是方法。”這三種在不同行業面臨不同受眾時,其標準也不一樣。席慶則認為,公關沒有跑偏,也談不上回歸的嚴重性。但作為公關人,去學習適應變化很重要。徐可捷認為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內容為王永遠是第一位的,而B2B企業完全可以借鑒B2C企業的內容創造方式。
2015企業傳播的關鍵詞
本場圓桌討論由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牛智敬主持。四位嘉賓分別用關鍵詞的形式,寫下了他們對于2015企業傳播的展望。
湯臣倍健公共事務中心總監陳特軍的關鍵詞是連接、社群、跨界、聯盟。霍尼韋爾亞洲高增長地區企業傳播部副總裁盧容的關鍵詞是話題、塑形、增長、人才。西岸奧美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俞竹平給出的關鍵詞是無所不在、聚焦、聚合。美通社業務發展總監李晶的關鍵詞是內容為王、渠道、公信力。
本次論壇還請到愛德曼(中國)集團高級副總裁陶郁民分享了新媒體時代危機管理方面的經驗與案例。
論壇還揭曉了“美通社2014企業傳播獎”系列獎項,包括跨國公司、民營企業、新興科技公司等在內的三十五家企業及十四家媒體分別囊獲了較佳海外傳播獎、較佳多媒體傳播獎、較佳傳播實效獎、較佳移動傳播獎、最具傳播力媒體獎、較佳原創內容媒體獎、優秀傳播獎以及年度傳播大獎。
了解論壇詳情,請登錄://www.nyhomeapp.cn/prnewswire-summit-2014
Photo - //photos.nyhomeapp.cn/prnh/20141202/0861409096-a
Photo - //photos.nyhomeapp.cn/prnh/20141202/0861409096-b
Photo - //photos.nyhomeapp.cn/prnh/20141202/0861409096-c
Logo - //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10527/CN10234LOG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