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jing)2017年11月23日(ri)(ri)電(dian)(dian) /美通社/ -- 11月21-22日(ri)(ri),由中(zhong)國(guo)電(dian)(dian)影電(dian)(dian)視技(ji)術學會、中(zhong)國(guo)電(dian)(dian)視藝術家協會媒體融合推進(jin)委(wei)員會、BIRTV組委(wei)會、北京(jing)電(dian)(dian)視臺、中(zhong)國(guo)傳媒大(da)學、鳳凰(huang)衛視、央視市(shi)場研究(jiu)(CTR)、中(zhong)國(guo)廣視索福(fu)瑞媒介研究(jiu)(CSM)共(gong)同主辦(ban)的第三屆“世界(jie)電(dian)(dian)視日(ri)(ri)”中(zhong)國(guo)電(dian)(dian)視大(da)會在北京(jing)國(guo)際會議(yi)中(zhong)心舉辦(ban)。
今年大會的主題為“遇見電視的未來”,共設主論壇1場,專題分論壇10場,其中,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媒體融合推進委員會和CTR主辦的 “中國電視媒體融合峰會”作為首場分論壇于21日下午開啟。電視媒體融合峰會以“媒體融合三年級 -- 模(mo)式(shi)與路徑”為主題,由中(zhong)國(guo)政法大學(xue)(xue)新聞與傳播(bo)學(xue)(xue)院院長陸(lu)小華主持,央(yang)視市(shi)場研(yan)究(CTR)總(zong)經(jing)理助理趙梅、南方財經(jing)全媒(mei)體集團(tuan)(tuan)總(zong)編輯趙隨(sui)意(yi)、北京新媒(mei)體(集團(tuan)(tuan))常務(wu)副總(zong)經(jing)理蔣虎(hu)、中(zhong)央(yang)電視臺新媒(mei)體新聞部主任(ren)楊(yang)繼紅、芒果TV 常務(wu)副總(zong)裁劉(liu)琛良(liang)、蘇州廣播(bo)電視臺副臺長王曉雄、世煕傳媒(mei)董事長劉(liu)熙晨(chen)、中(zhong)國(guo)傳媒(mei)大學(xue)(xue)新媒(mei)體研(yan)究院院長趙子忠等業(ye)界和學(xue)(xue)界大咖分別作了精彩的分享發言(yan)。
以下是(shi)出席嘉(jia)賓的部分精彩觀點(dian):
趙梅
央視市場研究(CTR)總經理助理
CTR媒介智訊總經理(li)
CTR媒體(ti)融(rong)合研究院(yuan)執行副院(yuan)長
互(hu)聯網的(de)(de)到來(lai),使媒介(jie)變(bian)遷(qian)開始“另起一行”。當下(xia),媒體間的(de)(de)“共時”生存成為(wei)一種常態。內(nei)容、渠道(dao)和(he)(he)受眾從單向(xiang)傳(chuan)播機制轉向(xiang)雙向(xiang)互(hu)動傳(chuan)播。從這些改變(bian)中我們可以發現(xian),媒體融(rong)合(he)的(de)(de)實(shi)質其實(shi)是(shi)在符合(he)傳(chuan)播規(gui)律和(he)(he)管理(li)規(gui)律條件下(xia),內(nei)容和(he)(he)渠道(dao)對用戶(hu)的(de)(de)掌控與再博(bo)弈。如何(he)做(zuo)好媒體融(rong)合(he)?關鍵在技術、人才和(he)(he)資(zi)本三個(ge)資(zi)源要素的(de)(de)配置和(he)(he)管理(li)。
當(dang)下,幾大主流媒體(ti)融合模式包括(kuo):
進一步來看,用(yong)戶(hu)的數(shu)字(zi)化(hua)是(shi)(shi)媒體融(rong)合的抓(zhua)手,媒體融(rong)合最終(zhong)是(shi)(shi)用(yong)戶(hu)價(jia)值的經營(ying)。媒體數(shu)字(zi)化(hua)、受眾用(yong)戶(hu)化(hua)、數(shu)據賦(fu)能(neng)化(hua)是(shi)(shi)推進媒體融(rong)合的關鍵的路線。
趙隨意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編輯
廣東(dong)廣播電視(shi)臺副總編輯(ji)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tuan)在媒體融合(he)上主(zhu)要做(zuo)以下幾(ji)點:
對媒(mei)體融合的(de)建議(yi):一是(shi)與媒(mei)體融合相(xiang)配套的(de)政策還應進一步擴大;二是(shi)全媒(mei)體記者(zhe)有(you)待(dai)進一步探索與研究(jiu);三是(shi)平臺建設、產(chan)品研發(fa)、移(yi)動優(you)先、人工智能(neng)與大數據等都(dou)是(shi)融合的(de)關鍵。
蔣虎
北京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經理
北京時間新聞媒體有限公司總經理(li)
北京(jing)時間股份(fen)有限公司總裁
七年前,我認為傳統廣電媒體必須經歷一次徹底的產業鏈流程再造,直接轉型為新的媒體,才有可能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因此我們開始尋找階段性發展路徑 -- 體(ti)(ti)(ti)制(zhi)內建平臺(tai),“體(ti)(ti)(ti)制(zhi)外”謀發展,我們稱(cheng)之為有中國(guo)特色的(de)傳統廣電媒(mei)體(ti)(ti)(ti)融合發展新媒(mei)體(ti)(ti)(ti)的(de)路徑。
2016年4月12日(ri),北京(jing)時(shi)(shi)(shi)間(jian)上線。北京(jing)時(shi)(shi)(shi)間(jian)“傳統媒(mei)體(ti)(ti)+互聯網(wang)”的(de)模式,發揮了傳統媒(mei)體(ti)(ti)與(yu)互聯網(wang)平臺各自優勢,內(nei)容與(yu)技術雙輪驅動,以強大的(de)流(liu)量助推新聞(wen)傳播(bo),這一(yi)全新模式,被業內(nei)公認為是一(yi)種(zhong)開創(chuang)性、也是最有可能(neng)(neng)成功的(de)媒(mei)體(ti)(ti)轉型模式。所以,有評論認為,“北京(jing)時(shi)(shi)(shi)間(jian)”橫空出世,將可能(neng)(neng)改變未來媒(mei)體(ti)(ti)市場(chang)格(ge)局(ju)。
“北京時間”在視(shi)頻直播和短視(shi)頻領域以全新(xin)(xin)的媒(mei)(mei)體(ti)(ti)(ti)形態探索新(xin)(xin)型(xing)主流(liu)媒(mei)(mei)體(ti)(ti)(ti)的價值定(ding)位(wei),緊抓兩大機遇(yu)(應時代(dai)需求(qiu)發展新(xin)(xin)型(xing)主流(liu)媒(mei)(mei)體(ti)(ti)(ti)的機遇(yu)和新(xin)(xin)興媒(mei)(mei)介形態的發展機遇(yu))樹立主流(liu)媒(mei)(mei)體(ti)(ti)(ti)地位(wei),打造一條與傳統(tong)媒(mei)(mei)體(ti)(ti)(ti)和商業網(wang)站均有(you)所(suo)區隔的競爭優(you)勢。
楊繼紅
中央電視臺新媒體新聞部主任
高級編輯
我們必須重(zhong)新定(ding)義媒體融(rong)合,修(xiu)正自己的(de)誤區,形成有價(jia)值的(de)共識。
我們必須正視的危機是:1.人才空心化,人才流失的危險;2.組織管理老媒體化,不適配全媒體發展需要;3.平臺邊緣化,獲得用戶的能力下降;4.盈利模式單一化,廣告增幅下降;5.進化缺損化,我們必須回補的缺口;6.內容老媒體化,電視(shi)內容存于機構(gou),網絡內容屬(shu)于用(yong)戶。
以騰訊、百度為例,可以看到新媒體視頻進化規律:工具-社區-平臺,從工具使用到平臺應用,平臺繼續強化工具功能;而電視新聞進化的必經路徑:工具-用戶-交互+內容-平臺,平臺回補前面(mian)各項的(de)缺口(kou)。以(yi)阿里和騰訊的(de)矩陣為例,可(ke)以(yi)看到今天媒體融合重要的(de)是搭建矩陣,矩陣是中(zhong)央廚房的(de)升級,可(ke)以(yi)建立以(yi)地圖(tu)、搜索等在內的(de)資訊應(ying)用,以(yi)內容協同帶動版權協同和產(chan)業協同,打造基于移動端的(de)新聞傳播生態鏈。
央(yang)視(shi)新聞(wen)移(yi)動(dong)網帶動(dong)的(de)傳播(bo)變革(ge):央(yang)視(shi)新聞(wen)移(yi)動(dong)網從外部(bu)集(ji)成(cheng)維度,是(shi)一個能夠與眾多(duo)機構(gou)新媒(mei)體(ti)產(chan)品共(gong)融的(de)全(quan)球化(hua)信息發布和(he)交互(hu)平(ping)臺。從內部(bu)集(ji)成(cheng)維度,是(shi)一個匯集(ji)優(you)質PGC(記者(zhe)回傳)+UGC(用戶上傳)內容的(de)全(quan)媒(mei)體(ti)即時(shi)媒(mei)資共(gong)享平(ping)臺,逐步(bu)實(shi)現電視(shi)與新媒(mei)體(ti)一體(ti)化(hua)生產(chan)、資源共(gong)享。
劉琛良
芒果TV常務副總裁
芒(mang)果TV在(zai)2014年(nian)(nian)以前是依賴版權業務(wu)的(de)(de)自(zi)由生存模(mo)式,做電(dian)視大屏流媒體服(fu)務(wu)即(ji)OTT業務(wu),但無(wu)法(fa)實現良性運(yun)轉;2014年(nian)(nian)推(tui)出芒(mang)果獨(du)播(bo)戰略,2014-2015年(nian)(nian)進入內容驅動(dong)、移動(dong)優先(xian)戰略模(mo)式,思考如何做到獨(du)特(te)的(de)(de)區別于(yu)當時樂視等(deng)公司的(de)(de)業務(wu);2015年(nian)(nian)一次(ci)晚會直播(bo)中在(zai)線峰值達到了全網較高,發(fa)現評(ping)論里最(zui)多的(de)(de)一個字是“卡(ka)”,繼(ji)而滿足用(yong)戶的(de)(de)綜合(he)需求(qiu)成為我們(men)新的(de)(de)努力方向,因此2015-2017年(nian)(nian),芒(mang)果TV進入內容驅動(dong),體驗優先(xian)的(de)(de)新型戰略模(mo)式。
當(dang)前的(de)媒(mei)體融(rong)合是以內容為紐帶(dai)的(de)大融(rong)合,大家只是不(bu)(bu)通(tong)過有(you)線電(dian)視看,并不(bu)(bu)是不(bu)(bu)看內容。未來的(de)傳播只要是基于內容本體,那就(jiu)永遠(yuan)不(bu)(bu)會(hui)過時(shi)。
王曉雄
蘇州(zhou)廣播(bo)電視臺副臺長(chang)
媒體融合具有四種姿(zi)勢:組織轉(zhuan)型(xing)、生產(chan)轉(zhuan)型(xing)、運(yun)營(ying)轉(zhuan)型(xing)和(he)個體轉(zhuan)型(xing)。
一、組織轉型,是指從條(tiao)塊模(mo)式(shi)轉到平臺模(mo)式(shi),發布端小融,生產(chan)端中融,營銷端大融。
二、生產轉型。融入平臺(tai)(tai)型企業對城市臺(tai)(tai)難度極(ji)大,融入移動端流量平臺(tai)(tai)則顯得更加務實,就是(shi)要(yao)做出適合流量平臺(tai)(tai)、能進行全網分發的(de)融媒(mei)產品。
三、運營轉型,即用戶社(she)群化。首先尋(xun)找目標用戶身(shen)上需求的(de)痛點和焦慮,針對需求,整(zheng)合臺內資源,研發產品(pin)。其(qi)次是用戶IP化,鼓(gu)勵(li)記者(zhe)、編輯和主持(chi)人為自己打造品(pin)牌(pai),得到受眾(zhong)認可(ke)后即給(gei)予資源傾(qing)斜。建立核心粉絲(si)圈,是做新媒(mei)體產品(pin)不可(ke)或缺的(de)一環(huan)。
四(si)、個體轉型,即(ji)員工創客(ke)化。讓(rang)員工做創客(ke),做內(nei)容(rong)、技術、營銷創新的(de)先鋒者,激發員工創造力和激情。建立融媒工作(zuo)室,以員工俱樂部(bu)制、部(bu)門負責制和獨(du)立工作(zuo)室三種運行模式為主。
劉熙晨
世煕傳媒董事長
從內容生產(chan)看媒(mei)體融合,當(dang)前電視內容展現(xian)出幾個特(te)點:
由此(ci)可以看到(dao),內容研發(fa)生產(chan)的(de)(de)創新(xin)大致(zhi)有以下(xia)幾個方向:實時互動(dong);PGC與UGC融合;從打賞和彈(dan)幕(mu)思考新(xin)的(de)(de)B2C盈利模式(shi);發(fa)掘短視頻的(de)(de)產(chan)品價值。
趙子忠
中(zhong)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chang)
媒(mei)體(ti)融合經(jing)歷了數字化、網絡(luo)化、移動化的三化歷程,從提出概念幾(ji)年來(lai),積累的經(jing)驗(yan)體(ti)現在中央政(zheng)策、內(nei)(nei)容建(jian)(jian)(jian)設(she)、渠道拓(tuo)展和機制的改革創新幾(ji)方面。在內(nei)(nei)容建(jian)(jian)(jian)設(she)上(shang),主要體(ti)現在內(nei)(nei)容生(sheng)產模式和內(nei)(nei)容自身的轉變(bian)。而在渠道拓(tuo)展上(shang),PC時(shi)代,傳統(tong)媒(mei)體(ti)紛紛建(jian)(jian)(jian)立網站(zhan)(zhan),移動時(shi)代,傳統(tong)媒(mei)體(ti)又紛紛布局兩微一端,新興媒(mei)體(ti)的發展實際上(shang)是(shi)(shi)踩在內(nei)(nei)容媒(mei)體(ti)的肩(jian)膀上(shang)站(zhan)(zhan)起來(lai)的,這(zhe)是(shi)(shi)需要傳統(tong)媒(mei)體(ti)思考的。
當(dang)前媒體融合(he)需要(yao)思(si)考幾(ji)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