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1月20日 /美通社/ -- 1月20日,投身糖(tang)尿(niao)病(bing)治(zhi)療領域(yu)近百年的(de)諾(nuo)(nuo)(nuo)和(he)諾(nuo)(nuo)(nuo)德公司(si),正(zheng)式為(wei)糖(tang)尿(niao)病(bing)患(huan)者(zhe)推出數字化解決方案 -- “諾(nuo)(nuo)(nuo)和(he)關懷”小程序,致力于成為(wei)糖(tang)尿(niao)病(bing)患(huan)者(zhe)的(de)“智能(neng)助手”以及(ji)醫生的(de)“院外幫手”。
15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糖尿病的探索。100年前,隨著胰島素這一挽救患者生命的藥物被發現,糖尿病不再是不治之癥。盡管目前的醫療水平已經能夠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但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場需要多方配合的持久戰,對患者的專業知識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這是我國超過1.29億[1]“糖友”共同面臨的挑戰。
糖尿病患者:半數“蒙在鼓里”,不到1/5血糖達標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公布的數字,截至2019年底,全球20至79歲人群中共有約4.63億[2]糖尿病患者,其中近一半的患者沒有得到診斷,許多人在確診糖尿病時,已經出現了包括眼部、腎臟、心臟損傷等并發癥。在中國,預計糖尿病患者總人數已超過1.29億[1],排名全球第一,由于沒有得到及時診斷、缺少足夠重視、不按時進行血糖監測和用藥等原因,治療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目前只有不到16%[2]的中國患者血糖控制達標(biao)。
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解決方案:賦能患者,助力醫生
這(zhe)一現(xian)狀(zhuang)與糖尿病(bing)診療(liao)的諸多客觀(guan)限制有關:首(shou)先,我國(guo)糖尿病(bing)患(huan)者基數龐大,醫療(liao)資(zi)源分布不均(jun)衡;同(tong)時,控制糖尿病(bing)其(qi)實“功夫在(zai)院外(wai)”, 除病(bing)情本身,健(jian)康(kang)教(jiao)育、飲食運(yun)動(dong)等領域均(jun)需要科學(xue)的指導,患(huan)者往往缺少必要的專業(ye)知識與管理(li)動(dong)力,在(zai)血糖監測(ce)、用藥等關鍵環(huan)節依從性較低。
所幸,人工智能(neng)與數字化(hua)技(ji)術(shu)的(de)發展,正與現有(you)(you)的(de)糖(tang)尿病(bing)診(zhen)療不斷結合,有(you)(you)望徹底打破糖(tang)尿病(bing)管理(li)的(de)困境。數字化(hua)解決(jue)方案能(neng)夠真(zhen)正的(de)“賦能(neng)患者”, 使患者更加容易(yi)獲得(de)知識和與專業醫(yi)生進行(xing)溝(gou)通(tong),幫助他(ta)們實現精準的(de)自我(wo)管理(li),從而(er)控制(zhi)血糖(tang),減(jian)少并發癥,提高(gao)生活(huo)質量。
“諾和關懷”:小程序,大關懷
此次諾和(he)諾德公(gong)司推出(chu)的“諾和(he)關懷”小程序亮點包括:
在新的工具(ju)和(he)AI科技的幫助(zhu)下(xia),患者每天的健(jian)康(kang)管理將更加簡單。這也(ye)是諾(nuo)和(he)諾(nuo)德響應(ying)“互聯網+醫療健(jian)康(kang)”號召,加快(kuai)數(shu)字(zi)化創新步伐,探(tan)索糖尿病領域數(shu)字(zi)化解決方案的新成果。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表示:“近百(bai)年來,諾和諾德(de)創(chuang)新從未止步,一直致力于(yu)‘改變糖(tang)尿(niao)(niao)(niao)病(bing)’,幫助(zhu)患者(zhe)(zhe)獲(huo)得(de)更高(gao)效、更便捷的糖(tang)尿(niao)(niao)(niao)病(bing)診療解決方(fang)案。今天(tian),糖(tang)尿(niao)(niao)(niao)病(bing)患者(zhe)(zhe)的日常(chang)自我管理將藉由人工智能(neng)和數(shu)字化技術獲(huo)得(de)突破。我們期待與行(xing)業伙伴共同努力,讓億(yi)萬糖(tang)尿(niao)(niao)(niao)病(bing)患者(zhe)(zhe)享受高(gao)質量(liang)的美好生活。”
[1] Yongze Li,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2020, 369 :m997. |
[2] 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