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2月3日 /美通(tong)社/ -- 當下高波動(dong)和不確定的(de)市場(chang)環(huan)境為供(gong)應鏈行(xing)業帶來(lai)許多(duo)挑戰。身處其中(zhong)的(de)企業該如何(he)應對?如何(he)在市場(chang)中(zhong)獲得競爭優勢(shi)?FuturMaster 創始人及CEO周波博士將(jiang)在本文中(zhong)對此進行(xing)深入解析。
FuturMaster 創始人(ren)及 CEO 周波博士
一、高波動和不確定的環境
“無限的貨架空間”
在非電商時代,消費者主要通過物理貨架購買商品。作為稀缺資源,只有頭部產品和企業才有機會使用物理貨架。現在,數字技術(shu)和電商的飛速發(fa)展為我們提供(gong)了(le)無(wu)限的貨架空間(jian),從前無(wu)法(fa)得到貨架的企業開(kai)始“跟風(feng)”做產品(pin),同質化產品(pin)的增多迫使企業通過促銷(xiao)打價格戰的方(fang)式吸引消費者,確保銷(xiao)量。但這種方(fang)式卻在無(wu)形中放大了(le)市場的波動性。
供應鏈從業者應該深有體會,在做銷售預測時,需求本身就有一定的波動性,在促銷時,該波動性又會被放大很多倍。
為脫離價格戰:
此外,電商和數字技術還(huan)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定制(zhi)化產品(pin)(pin)。消費者能夠在線上(shang)便(bian)捷地進(jin)行產品(pin)(pin)定制(zhi)。但(dan)由于定制(zhi)化產品(pin)(pin)存在唯(wei)一(yi)性,理論(lun)上(shang)它的波(bo)動性是無限(xian)大的。
無限的貨架空間(jian)造就了一個高波動的市場。除導致許多“跟風(feng)”產(chan)品(pin)出現,催生了價(jia)格戰外(wai),也為企(qi)業帶來(lai)了利潤壓(ya)力。
企業(ye)利潤壓力(li)
“企業本身就面臨著來自利潤的壓力,但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技術無疑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壓力。消費者對產品的交付期待越來越高,甚至希望下單后幾分鐘就能收到產品。為滿足市場的訂單交付預期,企業要么提高庫存,要么就要在即將缺貨時臨時換線安排生產。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帶來整體服務成本的提高,從而壓縮利潤空間。”
“高度不確定”
年初的新(xin)冠肺炎為(wei)社會各(ge)方(fang)面(mian)帶(dai)來了巨大影(ying)響。事實上,除新(xin)冠外,我們還(huan)面(mian)臨很多(duo)不確定性。例如,英(ying)國(guo)脫歐帶(dai)來的問(wen)題(ti)?負利率對商(shang)業的影(ying)響?中美貿易(yi)戰及中美關系的結局?這些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ci),并(bing)沒有人知道答案。
“值得強調的是,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屬性。波動性只是標準方差較大,企業可以采取措施,只是有些措施的成本很高。但面對不確定因素,企業很難采取措施,因為任何措施都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后果。例如,英國脫歐后,英國企業生產的很多東西可能難以立足歐洲本土市場,生意可能無法繼續。華為的處境是另一個令人深思的例子。”
二、供應鏈管理迎來新挑戰
在這樣一(yi)個高(gao)波動性和(he)不確定性的環境(jing)里(li),供(gong)應鏈管理面臨哪些挑戰?
“我認為供應鏈就像一條河,如果企業只關注自身的客戶和供應商,就像只關注河流周圍的環境一樣,看到周圍天氣晴朗會以為這就是全貌,上下游都晴空萬里。但如果上下游已經產生變化,開始下雪或起霧,由于只關注周圍環境,沒有及時捕捉生態圈正在發生的事情,當變化的影響蔓延至眼前時,對企業來說這個變化將是突然且兇猛的。現實中企業如果不足夠了解其供應商,一旦因為任何政治或地理等因素,造成供應商無法供貨,企業便會手忙腳亂,措手不及。”
因此,只有關注整個生態圈,才能更早地感知變化,擁抱波動。企(qi)業要關(guan)注(zhu)到(dao)客(ke)戶的(de)客(ke)戶(比如一(yi)家消費(fei)企(qi)業就(jiu)要關(guan)注(zhu)到(dao)終端消費(fei)者)。同時,除(chu)自(zi)己的(de)供(gong)應(ying)(ying)商外,還需要關(guan)注(zhu)供(gong)應(ying)(ying)商的(de)供(gong)應(ying)(ying)商。
前文提到,相對(dui)于(yu)波動性,企業(ye)無法對(dui)不(bu)確定性采取具體的(de)(de)措施(shi)。那么,針對(dui)不(bu)確定性,我(wo)們是(shi)否真的(de)(de)什么都不(bu)能做?答(da)案并(bing)非如(ru)此(ci)。
“不確定性不是一家企業面臨的問題,整個市場、所有競爭對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當面臨同樣的不確定性時,重要的不再是企業采取了什么措施,而是能否比競爭對手更早的感知到這些風險,且一旦風險發生,企業是否有能力比競爭對手更快地采取措施。
假如一個重要供應商所處的地方發生了地震,導致其生產能力徹底停滯。如果企業有預案,已經搜尋到的其他供應商,那要是能在第一時間實施預案,就能比競爭對手有優勢。所以針對不確定性,企業需要對所有可能的風險進行場景模擬并制定預案。只有這樣,才可能比競爭對手更快地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
三、建立供應鏈新能力
為(wei)了(le)獲得競爭優勢,企(qi)業需(xu)要建立哪些供應鏈新能力(li)?
建立顆粒度更細、范圍更廣的延伸性供應鏈數字孿生,不僅覆(fu)蓋自(zi)己的客(ke)戶和供(gong)(gong)應(ying)(ying)商(shang),還要覆(fu)蓋客(ke)戶的客(ke)戶和供(gong)(gong)應(ying)(ying)商(shang)的供(gong)(gong)應(ying)(ying)商(shang),得(de)到(dao)供(gong)(gong)應(ying)(ying)鏈上每個節點的數(shu)據。并通過實時(shi)數(shu)據流,進行數(shu)字孿(luan)生(sheng)的實時(shi)更新。同時(shi)利用(yong)高性(xing)能查詢引擎,支持各層級實時(shi)數(shu)據的分析及大量查詢。
通過數字孿生和實時數據,實時監控并感知生態圈中發生的變化。
分析最新(xin)變(bian)化對(dui)需求(qiu)端及(ji)產(chan)品可(ke)得性產(chan)生的(de)影響,從而快速作出反應(ying),進(jin)一步提高企業的(de)響應(ying)能力。同(tong)時(shi),應(ying)用AI技(ji)術,持續自動地對(dui)供(gong)應(ying)鏈進(jin)行局部調整,確保整個供(gong)應(ying)鏈能夠(gou)快速敏捷地應(ying)對(dui)新(xin)變(bian)化。
建立長期且更加智能的增強型計劃,不僅覆蓋企業內部,還要覆蓋供應鏈的上下游。
“作為生態圈中的零頭企業,我們扮演著生態圈中最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幫助經銷商、客戶和零售商,提高他們感知需求和敏捷響應需求變化的能力。企業要通過增強型的計劃做一個包含整個生態圈的計劃,這個計劃遠遠超過自己企業范圍的變化,要把整個生態圈納入到計劃體系當中。”
近年來(lai),數(shu)(shu)字(zi)技術在需求感(gan)(gan)知(尤其是(shi)長期需求感(gan)(gan)知)和(he)NPI中(zhong)的(de)(de)應用(yong)越(yue)來(lai)越(yue)廣泛(fan)。企業得(de)以進行大(da)規模的(de)(de)銷(xiao)售預測,依據(ju)最新數(shu)(shu)據(ju)自動做出調整(zheng)。不(bu)同(tong)渠道(dao)中(zhong)影響銷(xiao)售預測的(de)(de)因素也不(bu)同(tong),當促(cu)銷(xiao)是(shi)影響因素時,企業可利用(yong)AI預測促(cu)銷(xiao)所帶來(lai)的(de)(de)影響,然后通過歷史促(cu)銷(xiao)數(shu)(shu)據(ju),優化未來(lai)的(de)(de)促(cu)銷(xiao)計劃。
針對不確定性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大量模擬,做好場景管理和預案。除此(ci)之外,企(qi)業還應(ying)依(yi)據(ju)新事件(jian)持續(xu)更新預案(an)。風險來臨時及時應(ying)用(yong)相應(ying)預案(an),降低小概率事件(jian)帶來的沖擊(ji)。
“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的確為供應鏈管理帶來了許多新挑戰。但如果環境一成不變,沒有任何波動性和不確定性,那么每個企業的機會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企業所做的工作就失去了附加價值,很難獲得新的機會或創造新的優勢。所以,面對當下環境,企業應抱有積極態度,那些真正接受高波動性和不確定性這一現實的企業,會比別人獲得更多機會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