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3月24日(ri) /美通社/ -- 殼牌與比(bi)亞(ya)迪(di)簽署(shu)全球(qiu)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能源轉型,攜手提升比(bi)亞(ya)迪(di)純電動(dong)汽(qi)車(che)(BEV)和插電式(shi)混合動(dong)力汽(qi)車(che)(PHEV)用(yong)戶的充電體(ti)驗。雙方(fang)將(jiang)首先在中國和歐洲開(kai)啟合作,并計劃將(jiang)這一合作關系擴(kuo)展到全球(qiu)。
根據協(xie)議,殼牌和比(bi)亞迪將在以下領域開展合作:
殼牌和比亞迪(di)還計劃共(gong)同成立(li)合資(zi)(zi)公(gong)司(si),在中國(guo)發展(zhan)(zhan)電(dian)動(dong)汽(qi)車充電(dian)網(wang)絡。該合資(zi)(zi)公(gong)司(si)預計將(jiang)在深圳運營(ying)一萬多個(ge)電(dian)動(dong)汽(qi)車充電(dian)終(zhong)端,并有計劃未來擴展(zhan)(zhan)到中國(guo)其他城市。
殼牌集團全球零售與出行業務執行副總裁柯一凡(István Kapitány)表示:“殼牌有雄心在中國進一步拓展零售與出行業務,也志在支持全球的顧客更多駕駛電動汽車,以實現減碳的目標。此次與比亞迪的合作是我們邁向這兩個目標的重要一步。我們期待著與比亞迪攜手共創行業領先,快速、便捷、安全和舒適的充電體驗。殼牌和比亞迪都在不遺余力地支持這一領域的創新,而這次全球戰略合作提供了激動人心的機會,讓我們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再上新的臺階。”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指出:“汽車工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革,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殼牌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公司,擁有遍及全球的業務服務網點,為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作出了卓越貢獻。比亞迪愿與殼牌精誠合作,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歷史機遇,在充電設施、新能源汽車消費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殼牌中國集團主席黃志昌表示: “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制造與使用量遙遙領先的國家。2021年,中國共銷售350多萬輛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同比增長約1.6倍[1]。中國需要新建更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以滿足用戶需求。我們很高興和比亞迪達成此次合作,共同探索在中國擴展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機會,并不斷提升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我們也十分期待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生態圈'以推動能源轉型,并為中國‘30-60'雙碳目標實現做出貢獻。”
比亞迪集團董事會秘書、投資處總經理李黔表示:“殼牌是享譽全球的百年老店,致力于提供更多、更清潔的能源解決方案以賦能進步;而比亞迪是全球新能源行業引領者,持續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殼牌與比亞迪有著相似的使命、在很多領域都可以優勢互補;充電領域是我們合作的一個起點,未來,相信在我們的強強聯合之下,可以發掘更廣大的合作空間。”
致編輯
免責聲明
殼牌(pai)有(you)(you)(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si)直接和(he)(he)(he)間(jian)接投(tou)資的(de)公(gong)(gong)司(si)(si)為(wei)獨立的(de)實體。在(zai)(zai)本新聞(wen)稿(gao)中(zhong),為(wei)了(le)方(fang)便起見(jian)(jian),有(you)(you)(you)(you)(you)時使(shi)用"殼牌(pai)"、"殼牌(pai)集(ji)團"、及"集(ji)團"等詞,它們一般(ban)是指(zhi)殼牌(pai)有(you)(you)(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si)及其(qi)子公(gong)(gong)司(si)(si)。同樣,"我們"、"我們的(de)"一般(ban)也(ye)(ye)用于(yu)指(zhi)代殼牌(pai)及其(qi)子公(gong)(gong)司(si)(si)或(huo)者為(wei)公(gong)(gong)司(si)(si)工作的(de)人(ren)。這(zhe)些措辭(ci)也(ye)(ye)用于(yu)簡單區別某家(jia)特定公(gong)(gong)司(si)(si)。本新聞(wen)稿(gao)中(zhong)所用的(de)"子公(gong)(gong)司(si)(si)"、"殼牌(pai)子公(gong)(gong)司(si)(si)"和(he)(he)(he)"殼牌(pai)公(gong)(gong)司(si)(si)"是指(zhi)殼牌(pai)直接或(huo)間(jian)接控制(zhi)(zhi)的(de)實體。殼牌(pai)擁(yong)有(you)(you)(you)(you)(you)聯(lian)合(he)控制(zhi)(zhi)權的(de)實體和(he)(he)(he)非法人(ren)業務一般(ban)分別稱為(wei)"合(he)資公(gong)(gong)司(si)(si)"和(he)(he)(he)"聯(lian)合(he)運營業務"。殼牌(pai)擁(yong)有(you)(you)(you)(you)(you)重大影響力但既無控制(zhi)(zhi)權也(ye)(ye)無聯(lian)合(he)控制(zhi)(zhi)權的(de)實體稱之為(wei)"關聯(lian)公(gong)(gong)司(si)(si)" 。為(wei)了(le)方(fang)便起見(jian)(jian),"殼牌(pai)股(gu)權"用于(yu)表示(shi)殼牌(pai)在(zai)(zai)一家(jia)實體或(huo)非法人(ren)聯(lian)合(he)組織中(zhong)持(chi)有(you)(you)(you)(you)(you)的(de)、除(chu)開所有(you)(you)(you)(you)(you)第三方(fang)股(gu)權之后的(de)直接和(he)(he)(he)/或(huo)間(jian)接所有(you)(you)(you)(you)(you)者權益。
本新聞稿包含關于殼牌有限公司的財務狀況、運營結果和各項業務的前瞻性陳述 (其含義見美國1995年證券訴訟改革法案規定)。除歷史事實之外,所有其他陳述均是或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是指,基于管理層的當前預期和假定,而做出的關于未來預期的陳述,其中包含已知和未知風險及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業績或事件與前瞻性陳述中明示或默示的情況大相徑庭。前瞻性陳述包括但不限于,有關殼牌有限公司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的陳述以及表達管理層的預期、信心、估計、預測、計劃和假設的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是指使用諸如"預期"、"相信"、"可能"、"估計"、"希望"、"打算"、"可以"、"計劃"、"目標"、"展望"、"也許"、"預計"、"將"、"試圖"、"目的"、"風險"、"應當"以及類似詞語或表述的陳述。殼牌有限公司未來的運營可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其運營結果與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差別迥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波動;(b)殼牌集團產品的需求變化;(c)貨幣匯率波動;(d)鉆探和生產結果;(e)儲量估計;(f)市場損失和行業競爭;(g)環境風險和自然風險;(h)查明合適的潛在收購財產和目標以及成功談判并完成交易的相關風險;(i)在發展中國家和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從事業務的風險;(j)立法、財政和法規方面的發展,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法規性措施;(k)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金融市場條件;(l)政治風險、項目延期或提前、審批和成本估算;(m)傳染病所造成影響的相關風險,例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以及(n)貿易條件變化。本聲明不保證未來的股息支付將匹配或超過以前的股息支付。本聲明中包含或提及的警示陳述明確限制了本新聞稿所包括的全部前瞻性陳述。讀者不應不適當地依賴于前瞻性陳述。關于其他可能影響未來業績的因素,請參見殼牌 20-F(截止到 2020年12月31日,可登錄 www.shell.com/investor 上打開 或 www.sec.gov 下載),讀者就此同(tong)樣應給予考(kao)慮(lv)。所(suo)有前瞻性陳述僅(jin)應截至本(ben)新聞(wen)稿發布(bu)之日(ri)(2022年(nian)3月24日(ri))有效。殼牌有限公(gong)司及(ji)旗下任何(he)子(zi)公(gong)司均(jun)無義務公(gong)開更新或(huo)修改任何(he)前瞻性陳述以反映新信息、未來(lai)事(shi)件或(huo)其他信息。由于上述風險,結果(guo)可能嚴重偏離(li)本(ben)新聞(wen)稿的(de)前瞻性陳述中明(ming)示、默示或(huo)隱含的(de)情況。
在本新聞稿中,我們可能使用了SEC準則嚴格禁止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使用的詞語。敦促投資者仔細考慮我們在表20-F、文件編號 1-32575(可登錄SEC網站 www.sec.gov 下載)中披露的信息。
[1]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www.caam.org.cn/chn/4/cate_154/con_52353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