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12月12日 /美通社/ -- 12月2日,由南京市商務局指導,聯商網、搜鋪網主辦,南京睿之新聯合主辦的2022華東商業年會舉行。本次大會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主題,探討商業在艱難逆境中的前行之路。大會采取線上的方式舉辦,并在聯商網視頻號進行了直播。
在年度行業頒獎典禮上,經過專家顧問團嚴格評審,根據運營項目數量、運營商業面積、運營項目點評得分三大評分標準,復星商業集團榮獲“2022年度杰出商業運營商”, 而根據營銷設計亮點、銷售同比增長、百度收錄三大評分標準嚴格評分標準評審,集團管理運營的豫園文商榮獲“2022年度購物中心營銷創新獎”。
復星全球合伙人、商業管理集團董事長陳健豪同時應邀出席并發表題為《時尚商業發展趨勢及策略》精彩演講。陳健(jian)豪認(ren)為,2019年之前(qian),實(shi)體商業就出現了(le)(le)同質化(hua)嚴重的(de)問(wen)題(ti)以及(ji)遭遇(yu)了(le)(le)電商的(de)沖(chong)擊。與(yu)此同時(shi),疫(yi)情以來(lai),品(pin)牌、消費(fei)者對實(shi)體商業有(you)不(bu)一樣的(de)認(ren)知和習(xi)慣,實(shi)體商業面臨挑戰。當然,有(you)“危”就有(you)“機”。消費(fei)者消費(fei)習(xi)慣及(ji)偏好(hao)的(de)轉變,對于(yu)實(shi)體商業來(lai)說,也在健(jian)康、戶(hu)外、社(she)交等領域迎來(lai)了(le)(le)一些重要(yao)機遇(yu)。
陳健豪(hao)表示,如今商(shang)(shang)管與品牌之間的(de)(de)關(guan)系也(ye)發(fa)生了變化,二(er)者不再是(shi)業(ye)主與租戶(hu)的(de)(de)關(guan)系。未來商(shang)(shang)業(ye)的(de)(de)發(fa)展,業(ye)主方跟租戶(hu)這(zhe)條界線會(hui)慢慢模糊,大家(jia)是(shi)利益(yi)共同體。此(ci)外,他認為,沒有一個商(shang)(shang)業(ye)體是(shi)完美的(de)(de),大家(jia)都有硬傷。商(shang)(shang)業(ye)體成功與否,與商(shang)(shang)管的(de)(de)策略關(guan)系很大,做(zuo)好內容表達,做(zuo)好內容的(de)(de)差(cha)異化、主題(ti)化和場景化至關(guan)重要。
實體商業危與機
2019年之前,實體商業就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以及遭遇了電商的嚴重沖擊;到了2020年疫情暴發,實體(ti)商業遭(zao)遇嚴重(zhong)沖擊;2021年,實體(ti)商業出現復蘇,但是隨之而來的(de)是消(xiao)費(fei)出現降級;2022年,疫情(qing)不斷(duan)反復,大環境的(de)不確定性(xing)上升。一系(xi)列因素導致品(pin)牌(pai)、消(xiao)費(fei)者(zhe)對實體(ti)商業信心受挫(cuo),實體(ti)商業面臨巨大的(de)挑戰。
當然,有“危”就有“機”。消費者消費習慣及偏好的轉變,對于實體商業來說,我們也要看到機遇。
重(zhong)視健(jian)康(kang),消(xiao)費者更(geng)(geng)加(jia)重(zhong)視個(ge)人健(jian)康(kang),這是一個(ge)機遇。第二,喜好(hao)戶外,所以最近露營很火,甚(shen)至一些(xie)戶外的各種衍生產品都(dou)在(zai)大賣。第三,珍惜(xi)(xi)社交,時(shi)(shi)不時(shi)(shi)的疫情封控(kong)反而讓民眾更(geng)(geng)加(jia)珍惜(xi)(xi)社交機會。
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國產品牌發展越來越好。自2020年起,中國運(yun)動品牌的增長率超越國際品牌,73%年輕人選擇中國品牌運動裝備。2021年我國本土美妝市場規模達到1859億元,占整體美妝市場的43%。中國設計師品牌加速線下發展,2020年起線下開店數量逐年增加超40%。中國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但消費潛力仍將持續提升,奢侈品渠道下沉,線上及二三線城市高端購(gou)物中心加速布局。
商管與品牌新關系
做商業,復星商業集團一直堅持做全周期的生意。如今,行業商管公司,注重“管”,而其實“管”只是整個資產周期里面的一環,整體來看是投、融、募、管、退。所以除了“管”以外,其實(shi)“退”也是非常重(zhong)要。我們能不(bu)能把(ba)現在(zai)的資產管理(li)全都完(wan)成,能不(bu)能重(zhong)新去投(tou)、去融,然后(hou)管理(li)好之后(hou)再退出,把(ba)資產價值最(zui)大化(hua)?
疫情以后,我認為現在的傳統商業,在整個資本市場上面會慢慢變得越來越活躍。而不像以前租金收入比較穩定,大家都沒有考慮如何退出。如今,在大經濟的影響之下,特別是影響到房地產行業,也會間接或直接影響到商業(ye)地產。我(wo)們現在看(kan)到(dao)(dao)在市場上(shang),還(huan)是辦(ban)公(gong)樓領域比較活躍,商(shang)業項目的(de)大眾交易(yi)寥寥可數。其實也(ye)反(fan)映(ying)很多的(de)商(shang)業現在還(huan)沒(mei)達(da)到(dao)(dao)能經常去交易(yi)的(de)一個程(cheng)度。但這(zhe)也(ye)是我(wo)們的(de)機(ji)遇,我(wo)們把原(yuan)來沒(mei)有做好(hao)的(de)商(shang)業,想辦(ban)法去提升,然后以更好(hao)的(de)價格退出。
目前(qian)(qian),整個行業的資管(guan)能(neng)力還有(you)(you)很多需(xu)要提升的地方,因為大家還停留在“管(guan)”這是傳統的階段。以(yi)前(qian)(qian),商管(guan)跟(gen)品牌就是房(fang)(fang)東(dong)和租戶(hu)的關系(xi),坐等收租,至于品牌能(neng)不能(neng)活下去,生意好不好,與房(fang)(fang)東(dong)也沒有(you)(you)太大關系(xi)。
疫情以來,其實大家都能感受到,租戶已經很難找了。第一,信心問題,如果投入很大開一家店,疫情總是反復,不斷封控,其實對品牌打擊相當大。作為業主方,我們有沒有積極地去參與租戶的日常的營銷以及日常店鋪管理?我認為未來的商業發展,業主方跟租戶這條界線會慢慢模糊,大家是利益共同體。
打造品牌差異化
沒有一個商業體是完美的,大家都有硬傷。商業體成功與否,與資管的策略關系很大,做好內容表達,做好內容的差異化、主題化和場景化至關重要。
BFC外灘金融中心通過(guo)內容策(ce)略,把品牌(pai)差異化打(da)出來。BFC定位(wei)非(fei)常清晰,主打(da)時尚(shang)、藝(yi)術(shu)、設計,非(fei)常精準。BFC一(yi)(yi)(yi)直都有(you)(you)團隊專門挖(wa)掘首店品牌(pai),引進了全(quan)球首家(jia)京都之家(jia);全(quan)球第一(yi)(yi)(yi)家(jia)邁巴赫專賣店,連德國本土都沒有(you)(you)。一(yi)(yi)(yi)些一(yi)(yi)(yi)流的(de)品牌(pai)和我們是(shi)(shi)一(yi)(yi)(yi)個利益共同體,我們跟他(ta)們一(yi)(yi)(yi)起(qi)研發,獨有(you)(you)的(de)零售概(gai)念,獨有(you)(you)的(de)氛圍,獨有(you)(you)的(de)活(huo)動,經營獨有(you)(you)的(de)產品,這是(shi)(shi)很重(zhong)要的(de)一(yi)(yi)(yi)環。
復星商業集團運營(ying)管(guan)理的(de)(de)豫園(yuan),把“江南文(wen)化”打造的(de)(de)非常深厚。嚴格來說,豫園(yuan)在(zai)商業里面(mian)可能(neng)很多(duo)朋友把它定(ding)義為“旅文(wen)”,其實豫園(yuan)位(wei)置在(zai)市中心(xin),所以完全不(bu)是旅文(wen),但是實際(ji)上也跟著我(wo)(wo)們的(de)(de)城隍廟(miao)、湖心(xin)亭這些(xie)都是很有文(wen)化沉淀的(de)(de)一(yi)些(xie)地標,依托這樣的(de)(de)場景,我(wo)(wo)們把生意慢慢做起來,同時去孵化一(yi)些(xie)“中華老字號(hao)”。所以,我(wo)(wo)們做了很多(duo)跨界合作,不(bu)止跟日本(ben)京都合作,我(wo)(wo)們更(geng)多(duo)精力(li)是放在(zai)中華老字號(hao)上。
湖心亭曾是上海第一茶樓,現在年輕人可能都不太會去這里喝茶。我們如何把它變成一個網紅下午茶的地方?我們帶著宋代那種審美,結合江南文化的沉淀,打造了湖心亭·梨園特色下午茶。童涵春堂是我(wo)們的中醫中藥老字號,我們合作開發出了頗受年輕人喜愛的二十四節氣茶。另外,我們與上海手表也(ye)做了(le)大量的跨界合作。
業(ye)(ye)內可(ke)能(neng)存在(zai)比(bi)較有爭議的(de)(de)一(yi)件事就(jiu)是到底(di)要(yao)(yao)不要(yao)(yao)多(duo)搞活動?我認為,活動要(yao)(yao)多(duo)搞,特別是如今這(zhe)個(ge)大(da)環境,大(da)家都需(xu)要(yao)(yao)社(she)交,社(she)交需(xu)要(yao)(yao)通過(guo)最有效(xiao)的(de)(de)方(fang)式去呈現。BFC每年有1500+場活動,我們最大(da)型的(de)(de)活動是外灘楓(feng)涇,如今,外灘楓(feng)涇已經變成BFC一(yi)個(ge)最大(da)的(de)(de)IP,包括高(gao)端(duan)品牌以及不同(tong)業(ye)(ye)態(tai)都想在(zai)外灘楓(feng)徑與(yu)BFC合作。我們也從外灘楓(feng)徑孵化出包括音樂節(jie)(jie)、藝術節(jie)(jie)等很多(duo)不同(tong)的(de)(de)小IP。
另(ling)外,我們一個比較(jiao)大的IP就(jiu)是(shi)豫(yu)園,以【山海(hai)奇豫(yu)記】為主(zhu)題,打造上海(hai)最有年(nian)味的地方(fang),形(xing)成大豫(yu)園片區專屬的東方(fang)生活(huo)美學(xue)沉浸式體驗(yan)游(you)園IP,有著多樣演(yan)出巡游(you)、沉浸互動裝(zhuang)置,“白+黑”白天加夜(ye)晚的全時段體驗(yan)……我們跨(kua)界高(gao)校、藝(yi)術家進行內容(rong)視覺(jue)設(she)計(ji),提(ti)升(sheng)燈會的東方(fang)美學(xue)表達。
我們的(de)(de)客群(qun),不(bu)管(guan)是熟齡層還是年(nian)輕層,大家(jia)越來越重視這些文(wen)化,這是我們中國(guo)人(ren)自己(ji)的(de)(de)文(wen)化。現有的(de)(de)豫園加上BFC,再加上我們另外(wai)一些更(geng)大的(de)(de)場(chang)地(di)組合在一起,成為在全國(guo)甚(shen)至全球未來商業(ye)一個很(hen)重要(yao)方(fang)向,一個極(ji)具(ju)東方(fang)生(sheng)活(huo)美(mei)學魅力的(de)(de)全球時尚文(wen)化秀場(chang)。
未來(lai),我(wo)們(men)終會面(mian)對(dui)(dui)更多的(de)挑(tiao)戰(zhan),也(ye)會面(mian)對(dui)(dui)更多困難。因為商業本身就(jiu)是我(wo)們(men)生活的(de)一部分(fen),所(suo)以,無論什么時(shi)候機遇(yu)都在,問題在于我(wo)們(men)能否抓住(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