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年12月13日電 /美通社/ -- 2012年12月8日,“云計算與稅務信息化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全國各地30多個省國地稅信息中心、征管處、納稅服務處的領導參加了研討會,“浪潮網絡發票云解決方案”的建設思路和成果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肯定。
網絡發票的應用難題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應用普及,網絡發票逐漸成為的一種新的發票開具和管理模式。目前網絡發票已在全國36個省、市的稅務機關試點推廣,162萬戶納稅人在線使用。隨著網絡發票推廣規模的擴大,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和難點:
1.發票采集的及時性與大用戶、多并發處理的難點。網絡發票系統要為全國幾千萬戶的納稅人提供發票開具服務,同時為受票方和稅務機關提供發票查詢,由此帶來大量發票數據需要及時處理,使用者人數眾多、多并發處理的難點,前期中國鐵路網上售票系統出現的問題可窺一斑。
2.發票數據的集中化帶來的海量數據存儲難點。隨著網絡發票和電子發票的推廣,最終將逐步建成全國集中的發票信息庫,而全國每年的發票量超過上百億份,發票電子信息將超過100T,海量數據的安全存儲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3.發票數據的大集中帶來的發票信息服務需求巨大。隨著網絡發票系統和發票數據庫的逐步建立,國家稅務總局和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人和受票方利用發票數據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分析和應用是未來稅務信息化發展的潮流。與此相關的信息服務不僅會對各級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監控、提高辦稅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優化納稅服務,實現信息管稅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將為廣大納稅人、企業以及我們社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拓展廣闊的發展空間。
浪潮網絡發票云
針對以上問題,依托浪潮多年來服務稅務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我們提出“浪潮網絡發票云”建設思路。簡單來講,“浪潮網絡發票云”是指利用云計算技術,基于網絡發票系統建立全國發票數據庫,為相關方提供發票信息服務。“浪潮網絡發票云”的突出特點是將浪潮10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的發票管理經驗與浪潮領先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進行了完美融合。“浪潮網絡發票云”分為云基礎架構(IaaS)、云平臺(PaaS)和云服務(SaaS)三層架構。其中,中層的“發票云平臺”是“浪潮網絡發票云”的核心。
浪潮“發票云平臺”面向全國幾千萬納稅人和社會公眾用戶,參考互聯網應用架構設計,平臺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和水平擴展能力,架構如下圖所示:
浪潮“發票云平臺”由技術支撐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兩個部分組成。技術支撐平臺是技術核心,依托云計算中心基礎環境,一方面提供海量數據存儲、大數據處理等基礎功能,向稅務機關提供發票數據分析、匯總、清分、數據交換等服務;另一方面基于負載均衡、高速服務框架、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為納稅人提供發票開具、發票查驗等高并發訪問的支持。應用支撐平臺采用以服務為中心的開放式體系架構,通過向社會第三方提供平臺+應用,將稅局提供的網絡發票應用和社會資源提供的外部應用都集成到同一個平臺中運行,不僅能夠給這些應用提供云計算基礎服務(比如高并發、大數據處理等基礎服務能力),同時為應用提供公共和共享服務支撐以及應用的管理和集成能力。應用支撐平臺可以提供以下服務:
1.應用支撐平臺允許第三方及自開票軟件企業按照規范進行應用開發,為納稅人提供發票開具及查驗服務,并對應用進行管理和監控。如現在的電子商務網站就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標準和接口規范進行電子發票的開具和應用。
2.為第三方提供用戶訪問服務及數據接入服務,允許服務商及自開票企業與發票云平臺進行發票數據等信息的交互。
3.運營監控中心負責發票平臺的穩定運行和所有接入云平臺應用的預警監控,保證平臺上所有發票應用的可靠性及數據的安全性。
“浪潮網絡發票云”作為一個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行業應用平臺,通過采用大數據處理、智能WEB、服務化架構等關鍵技術,整合稅局和第三方計算資源,開放安全可控的服務,依托高速服務框架技術,為稅務機關、納稅人和社會公眾完全打造全新一代松耦合、高效和高可用的發票信息服務平臺。既能滿足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監控的要求,也降低了稅務機關及納稅人的辦稅成本,提高了辦稅服務水平,真正能夠實現信息管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