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5月7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5月5日,全球法律信息提供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和法制日報旗下的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聯合發布《2017-2018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點擊此處獲得報告全文)。君(jun)澤君(jun)律(lv)師(shi)(shi)事(shi)務所的合伙人唐功遠律(lv)師(shi)(shi)及譚潔律(lv)師(shi)(shi)擔(dan)任報告的主筆(bi)。
繼2015、2016年度律商聯訊LexisNexis和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以及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唐功遠律師團隊聯合發起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并成功發布《2015-2016年度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2016-2017年度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后,各方又于2017年中旬啟動了2017-2018年度的“走出去”調研。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第三期的報告于5月5日發布。
律(lv)商(shang)聯訊內容(rong)部總監徐方(fang),君(jun)澤(ze)君(jun)律(lv)師(shi)事務所合伙人唐功(gong)遠在中(zhong)國公(gong)司法務年(nian)會上(shang)正式發(fa)布(bu)報(bao)告,并對報(bao)告的發(fa)現做了(le)介紹(shao)。
與上兩年度的調研相比,本次調研具有如下亮點:
第(di)一(yi),基于(yu)連續(xu)三年跟蹤(zong)調研企業“走(zou)出去”路線和(he)遭遇的問題(ti),本調研報告第(di)一(yi)次階段(duan)性總結了中國(guo)企業過去三年間(jian)走(zou)出去的變化與發展(zhan),成與敗,得與失。
第(di)二(er),基于上(shang)年度(du)報(bao)告(gao)收集(ji)較佳實(shi)踐的(de)嘗(chang)試,本(ben)年度(du)報(bao)告(gao)正式啟動了(le)案例樣本(ben)分析。通過(guo)企(qi)業訪談,采(cai)集(ji)實(shi)踐樣本(ben),發布和擴充了(le)較佳實(shi)踐案例庫。
本次調研中,受(shou)訪民企占(zhan)(zhan)45%,外資企業(ye)占(zhan)(zhan)30%,國企占(zhan)(zhan)11.43%,央企占(zhan)(zhan)9.29%,中外合資企業(ye)占(zhan)(zhan)4.29%。 外資企業(ye)比重加大。
通過本次調研得出的主要結論有:
第(di)一,國(guo)內(nei)外對(dui)“走出去(qu)”企(qi)業(ye)的管理和(he)監管整體均在(zai)(zai)加強。近年來,部分國(guo)家投(tou)資(zi)保護主義傾(qing)向有所增強,以國(guo)家安全為由,對(dui)包括中國(guo)企(qi)業(ye)在(zai)(zai)內(nei)的外國(guo)投(tou)資(zi)實行嚴苛審查,影響(xiang)了中國(guo)企(qi)業(ye)的正常商業(ye)投(tou)資(zi)。中美貿(mao)(mao)易爭端目前(qian)正在(zai)(zai)持續發(fa)酵中,對(dui)全球股市和(he)中美經貿(mao)(mao)往(wang)來、投(tou)資(zi)合作均產生了較大沖(chong)擊(ji)。
第二,除外(wai)匯政(zheng)策收緊外(wai),中國(guo)政(zheng)府扶持(chi)政(zheng)策、獲取法律(lv)援助、投資東道國(guo)信息收集、跨境人(ren)才培(pei)養和招(zhao)募力度在(zai)加大,企業人(ren)員出國(guo)手(shou)續(xu)辦理及相關法律(lv)咨詢服務方(fang)(fang)面的政(zheng)策變得更(geng)為寬松(song)。南(nan)亞、東南(nan)亞地區外(wai)商(shang)投資法律(lv)政(zheng)策環(huan)境方(fang)(fang)面整體(ti)更(geng)寬松(song)。歐洲(zhou)西部及北(bei)美地區的外(wai)商(shang)投資法律(lv)政(zheng)策環(huan)境方(fang)(fang)面整體(ti)變得更(geng)嚴(yan)格。其他地區的外(wai)商(shang)投資法律(lv)政(zheng)策環(huan)境整體(ti)變化(hua)不大。
第(di)三,南亞(ya)、東(dong)南亞(ya),北美(mei),西歐是投(tou)(tou)資熱門地區。金融、保險、證券(quan)、投(tou)(tou)資,TMT行業,以及生物(wu)技術、醫療健康行業等的對外投(tou)(tou)資都有大幅(fu)上(shang)升趨勢。同期的基礎設施(shi)、房(fang)地產投(tou)(tou)資比例下(xia)降較(jiao)快(kuai)。
第四,法(fa)制不健全、反(fan)壟(long)斷(duan)審(shen)查、環保審(shen)查、外匯限制、勞資(zi)和(he)稅務爭議糾紛對海外投資(zi)的影響比重逐漸加大。
第五,外匯進出(chu)受(shou)限及信(xin)息(xi)收集困難是企(qi)業(ye)在“一帶一路”沿(yan)線投資中(zhong)遇到的(de)較大困難。
第六(liu)(liu),商標(biao)、商號是被受(shou)訪企(qi)業(ye)提及最多的(de)知識產(chan)權爭議所涉類型。六(liu)(liu)成以上(shang)受(shou)訪企(qi)業(ye)表示在涉外合同中(zhong)(zhong)遇(yu)到(dao)適用法律(lv)問(wen)(wen)題和爭議解決問(wen)(wen)題,其中(zhong)(zhong)適用法律(lv)問(wen)(wen)題尤(you)其突出(chu)。
第七,大部分企業(ye)認為有必要由中國(guo)主導設立一(yi)個新的國(guo)際(ji)性(xing)投資(zi)爭議解決機構(gou)。
第八,整體(ti)上(shang)超過半數(shu)的(de)(de)企業認為企業“走出去”是(shi)得大(da)于(yu)失或者是(shi)成功的(de)(de)。失利的(de)(de)原因主要是(shi)對東道國(guo)政策、投資環境(jing)和市場(chang)信(xin)息了解不夠(gou)和國(guo)外風險難以(yi)控制;國(guo)際性(xing)人才匱乏,經營(ying)管理薄(bo)弱,投資決策和判斷失誤也是(shi)失利的(de)(de)重要原因。
第九,正(zheng)確的(de)“走出(chu)去(qu)”戰(zhan)略和知(zhi)識產(chan)權(quan)戰(zhan)略對企(qi)(qi)業(ye)的(de)成功(gong)“走出(chu)去(qu)”至(zhi)關重(zhong)要。法律部(bu)牽頭海外項目(mu)有(you)利于保證項目(mu)的(de)合規性滿足美(mei)國(guo)、歐(ou)盟監管部(bu)門的(de)要求。同時,當(dang)地(di)(di)管理人(ren)員的(de)培(pei)養和聘任,以(yi)及當(dang)地(di)(di)亞(ya)文化(hua)的(de)建(jian)立對后期的(de)資源(yuan)整合具(ju)有(you)重(zhong)大作(zuo)用(yong)。企(qi)(qi)業(ye)還(huan)應當(dang)考慮輸出(chu)先進技術和產(chan)能(neng),不能(neng)寄希望將落后產(chan)能(neng)轉移地(di)(di)點后盈(ying)利。最后,中國(guo)標準的(de)走出(chu)去(qu)有(you)助于企(qi)(qi)業(ye)“走出(chu)去(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