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bei)京2020年1月12日 /美通(tong)社(she)/ -- 1月11日,阿斯利康慢阻肺三(san)聯新藥布(bu)地(di)格福(fu)(fu)吸(xi)入(ru)(ru)氣(qi)霧(wu)劑正式在(zai)中(zhong)國上市。布(bu)地(di)格福(fu)(fu)吸(xi)入(ru)(ru)氣(qi)霧(wu)劑采用創新的(de)(de)共懸浮給藥技術(shu),聯合(he)遞送布(bu)地(di)奈德(吸(xi)入(ru)(ru)糖(tang)皮質(zhi)激(ji)素(su)ICS)/格隆溴銨(an)(長效抗膽堿能(neng)藥物LAMA)/富(fu)馬酸福(fu)(fu)莫特(te)羅(luo)(長效β2受體激(ji)動(dong)劑LABA)三(san)種藥物成分,為穩定期的(de)(de)慢阻肺患(huan)者提供了重要的(de)(de)治療選擇(ze)。
三聯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黑科技”助力慢阻肺管理
與雙(shuang)聯(lian)藥物(wu)相比,布(bu)地格福吸(xi)入(ru)氣霧劑能為慢阻肺(fei)患者(zhe)帶(dai)來多重獲益。發(fa)表在《柳葉刀》呼吸(xi)醫學雜志上的KRONOS研究(jiu)結果顯示,與雙(shuang)聯(lian)支氣管擴張(zhang)劑治(zhi)療相比,布(bu)地格福吸(xi)入(ru)氣霧劑能夠顯著降低52%的中重度急性(xing)加重率,并(bing)延(yan)長到達首次中重度急性(xing)加重時間。同(tong)時,該藥物(wu)起效(xiao)快速并(bing)可持續顯著改善患者(zhe)肺(fei)功(gong)能,且(qi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xing)。
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醫院呼吸中心主任,KRONOS III期研究中國領銜研究者王辰院士表示:“減(jian)少慢阻(zu)肺(fei)的(de)(de)疾(ji)病(bing)負擔是我國公(gong)共衛生領域優先要考(kao)慮的(de)(de)議題。KRONOS研究證明,與雙聯治(zhi)療相比,布(bu)地(di)格(ge)福吸入氣霧劑可(ke)快速、持續改善肺(fei)功能,并降低中度至(zhi)重(zhong)度患者病(bing)情惡(e)化(hua)的(de)(de)風險。三聯療法在(zai)應對我國慢阻(zu)肺(fei)特(te)別(bie)是急性加重(zhong)的(de)(de)挑戰中,將扮演非常重(zhong)要的(de)(de)角色。”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副會長、中國醫科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康健教授強調:“吸入(ru)療法是慢(man)阻肺藥(yao)物治療的首選(xuan),新上(shang)市的三聯(lian)吸入(ru)制劑(ji)含有三種藥(yao)物,能夠將大小合適(shi)的藥(yao)物顆粒(li)遞送至小氣道(dao),實現藥(yao)物在小氣道(dao)的較(jiao)高(gao)沉(chen)積(ji)。對于以(yi)往使用二聯(lian)制劑(ji)效果不佳、反復出現急性加重、中重度慢(man)阻肺患者,可以(yi)選(xuan)擇三聯(lian)藥(yao)物。”
我國慢阻肺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使用吸入藥物時常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如肺部吸入藥物的力氣不足[1]、裝置使用和攜帶不方便,從而影響了維持期治療的療效。經過超過50年的探索,慢阻肺的吸入裝置也幾經更新迭代。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阻肺學組組長、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陳榮昌教授介紹說:“慢阻肺是以小氣道為主要病變的疾病,吸入裝置是影響治療的關鍵因素。新一代采用共懸浮技術的令暢®裝置,彌補了傳統的粉霧劑(DPI)和氣霧劑(pMDI)裝置的不足,幫助患者吸入更多空氣,增加患者深吸氣量,改善呼吸及活動情況。此外,相比混用多個吸入裝置,使用單個吸入裝置治療的慢阻肺患者預后更佳,也有益于患者的依從性。”
慢阻肺居第三位主要死因,規范治療預防急性加重
慢阻肺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有近1億患者。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沈華浩教授指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每7個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病人,2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發病率也有8.6%[2]。慢阻肺是一個‘沉默的殺手’,前期沒有什么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一旦有了癥狀,肺功能可能已經損失50%左右,危害極大,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重要。”
慢阻肺患者經常會出現因癥狀的突然加重,導致住院的情況,這是典型的患者急性加重的案例。關于急性加重,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科主任孫永昌教授孫永昌教授解釋到:“中國患者發生急性加重的次數其實很頻繁,平均1年急性加重2次[3]。但很多慢阻肺患者對急性加重的認識卻不足。往往以為只是一場小感冒,其實引發的急性加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包括對肺功能的不可逆的損傷[4]、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影響生活質量、住院風險和治療費用的增加等等。更嚴重的是,急性加重還會大大增加死亡風險。預防急性加重,患者一定要重視穩定期的規范治療。”
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周新教授強調:“冬天是慢阻肺急性加重高發的季節,因此在冬天要特別注意,可以采取多種措施預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如戒煙、接種疫苗等等。其實慢阻肺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都是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唯有堅持規范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咳嗽、氣喘癥狀,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防止或延緩肺功能的惡化。”
挑戰與機遇并存,多方攜手防控慢阻肺
我國慢阻肺患者群體龐大,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病之和以及癌癥,成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5]。對于中(zhong)國一億慢(man)(man)阻肺(fei)患(huan)者而言,無論是(shi)藥物治療的(de)持續治療費(fei),還(huan)是(shi)急性加重導致(zhi)反復住院產生(sheng)的(de)高(gao)(gao)額醫療費(fei)用,都為(wei)患(huan)者及(ji)家庭帶來了沉重的(de)負擔。與(yu)(yu)此同(tong)時,慢(man)(man)阻肺(fei)具有的(de)高(gao)(gao)患(huan)病率(lv)、高(gao)(gao)致(zhi)殘(can)率(lv)、高(gao)(gao)病死率(lv)和高(gao)(gao)疾(ji)病負擔的(de)“四高(gao)(gao)”特點,讓(rang)其成為(wei)危害公眾健康的(de)嚴重公共衛生(sheng)問(wen)題。中(zhong)國慢(man)(man)阻肺(fei)管(guan)理存在諸(zhu)多(duo)挑戰,慢(man)(man)阻肺(fei)的(de)防(fang)控(kong),需要政府、社會及(ji)醫師(shi)與(yu)(yu)患(huan)者多(duo)方共同(tong)努力,積極應對挑戰,實現慢(man)(man)阻肺(fei)的(de)優化管(guan)理。
阿斯利康中國呼吸、炎癥及自體免疫業務部總經理陳鵬亙表示(shi):“布地格福氣霧劑為(wei)(wei)慢阻(zu)肺患(huan)者(zhe)提(ti)供了重要的治療(liao)選擇(ze),我們期(qi)待創新(xin)的藥物(wu)和裝(zhuang)置(zhi)可以(yi)為(wei)(wei)慢阻(zu)肺患(huan)者(zhe)帶來良(liang)好的疾病(bing)控制,降低急性加重的風險。面對中(zhong)國基(ji)數(shu)巨(ju)大、亟需創新(xin)治療(liao)和管(guan)理方案的慢阻(zu)肺患(huan)者(zhe),阿(a)斯利康(kang)將(jiang)持續以(yi)患(huan)者(zhe)為(wei)(wei)中(zhong)心,不斷深(shen)耕呼吸領域,造福患(huan)者(zhe)。”
[1] Lavorini F, et al. Drugs Aging. 2016 Jul;33(7)_461-73. |
[2] Wang C, et al.CPH Study, Lancet. 2018. |
[3] Sam Lim, et al. Asia Pacific Family Medicine. 2015, 14(4): 1-11. |
[4] 陳亞紅(hong)等,中華結核(he)和呼吸雜志(zhi). 2010, 33(10):750-753 |
[5] Wang C, et al. Lancet. 2018 Apr 28;391(10131):1706-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