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0年6月11日 /美通社/ -- 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為什么有些受感染者的病情變得很嚴重?其實腸道微生態主宰人們的免疫能力,當這個微生態失去平衡,人們就容易受病毒侵襲。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年初便將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又稱“益生菌”)納入新(xin)冠肺炎的(de)診療方(fang)(fang)案。然而,市(shi)面上益(yi)生菌產(chan)品存在不少限制,例如高溫、潮濕、胃酸(suan)等(deng)都(dou)(dou)會降(jiang)低活菌量(liang),活菌量(liang)也會在產(chan)品于存放待購(gou)的(de)過程中下降(jiang)。此(ci)外,不是(shi)所(suo)有益(yi)生菌都(dou)(dou)能有效提升免疫力。面對疫情(qing),找出有效改(gai)善人體腸道(dao)微生態失衡的(de)方(fang)(fang)案,成為各地專家(jia)急需解(jie)決的(de)難題。
香港中文大學(港(gang)中大)醫學院最近利用“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全球首度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內都缺乏一系列益生菌,并以“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sis)”,成(cheng)功研(yan)發益生(sheng)(sheng)菌組(zu)合配方,針對腸(chang)道微生(sheng)(sheng)態失(shi)衡(heng)的問題。研(yan)究團隊預計(ji)不久(jiu)將來(lai)能制(zhi)成(cheng)益生(sheng)(sheng)菌補(bu)充劑,可加入日常膳食中(zhong),促(cu)進(jin)腸(chang)道健康(kang),有(you)望增強免疫力(li)。
港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重申:“腸道健康主宰人體的免疫能力,我們必須找出腸道細菌的理想組合,透過維持腸道微生態的平衡,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和細菌,是對抗新冠肺炎的一個嶄新方向。”
什么是腸道微生態?
人體內有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微生態系統。人體的微生態主要包括眼睛、口腔、皮膚、腸道、生殖道等七大系統,當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數量最多的“腸道微生態”。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約有一千多種,包含了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重要性尤如一個“器官”。腸道微生態對促(cu)進人體生理機能(neng)的完善特別是免疫功(gong)能(neng)的成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首證新冠患者腸道微生態出現失衡狀況
港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于國際醫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的研究報告,便針對了解香(xiang)港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轉變。研究團隊于今年2月至3月,為香港15名病情由輕微至危殆的新(xin)冠(guan)肺炎患者采(cai)集他們住院至出院期間的糞(fen)便樣(yang)本,并與健(jian)康(kang)人士的糞(fen)便樣(yang)本作比對。
港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基湘教授指出:“這是全球首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病人患有嚴重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包括致病菌增加,而能抑制病毒入侵的益菌數量卻減少。即使病人康復出院,這種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情況仍然持續。”
其后,團隊將研究范圍擴大,分析了150名新冠肺炎患者及1,500名健康人士的腸道微生態,以大數據作比對,成功研發出益生菌配方針對新冠肺炎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問題。港中(zhong)大團隊(dui)亦計算有關益菌的比(bi)例,并透過(guo)嶄(zhan)新技術,提升活菌量及其穩定性,令(ling)更多益生(sheng)菌能到(dao)達腸道。
已申請專利 將進行更多研究提供參考數據預防新發傳染病
港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解釋:“飲食及生活習慣會改變腸道微生物態,所以歐美的研究資料未必適用于亞洲人。今次的研究為對抗感染新冠肺炎提供了嶄新方向。我們的益生菌配方是建基于中國人腸道微生態,針對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的益菌,有望增強免疫力。”
港中(zhong)大(da)醫(yi)(yi)學(xue)院研究(jiu)團隊已就(jiu)上述(shu)發(fa)明(ming)于中(zhong)國及(ji)美國申(shen)請專利,并正(zheng)與創科(ke)及(ji)食(shi)品公司合作,計(ji)劃制成益(yi)生(sheng)(sheng)菌補充劑,可添加于日常膳食(shi)中(zhong),期望不久(jiu)將來(lai)可正(zheng)式應用。研究(jiu)團隊亦(yi)正(zheng)計(ji)劃進行更多(duo)及(ji)更大(da)規模的臨(lin)床(chuang)研究(jiu),提供(gong)更多(duo)科(ke)學(xue)數據(ju)以更全面反映腸道微生(sheng)(sheng)態平(ping)衡對預(yu)防新發(fa)傳染(ran)病的重要性。其(qi)中(zhong)一(yi)項相關研究(jiu)已獲(huo)香港特區政府(fu)食(shi)物及(ji)衛生(sheng)(sheng)局的醫(yi)(yi)療(liao)衛生(sheng)(sheng)研究(jiu)基(ji)金(jin)支持。